骨法
拼音:gǔ fǎ
注音:ㄍㄨˇ ㄈㄚˇ

骨法的意思

词语解释:

指人或其他动物的骨相特佂。
书画的笔力和法则。南朝齐谢赫《古画品录》创立画有'六法'之说﹐其二为'骨法用笔'。引申指诗文的风骨和笔法。

引证解释:

⒈ 指人或其他动物的骨相特佂。

《文选·宋玉<神女赋>》:“骨法多奇,应君之相。”
李周翰注:“骨法殊异,正合侍君也。”
《史记·淮阴侯列传》:“韩信曰:‘先生相人何如?’﹝蒯通﹞对曰:‘贵贱在於骨法,忧喜在於容色,成败在於决断。’”
宋欧阳修《长句送陆子履学士通判宿州》:“古人相马不相皮,瘦马虽瘦骨法奇,世无伯乐良可嗤,千金市马惟市肥。”
宋孔平仲《续世说》卷六:“袁天纲善相, 则天初在襁褓, 天纲来至第中,谓其母曰:夫人骨法,必生贵子。”

⒉ 书画的笔力和法则。 南朝齐谢赫《古画品录》创立画有“六法”之说,其二为“骨法用笔”。引申指诗文的风骨和笔法。

清吴敏树《吴云台哀辞》:“然云台才实高,为歌诗得杜骨法。”

国语词典:

骨相的特征。

词语翻译

英语
bone structure and physiognomy, the strength observed in brushstrokes (Chinese calligraphy)​
德语
Gräte, Knochen (S)​

网络解释:

骨法

  • 骨法:书法的一种
  • 骨法:刀塔传奇英雄
  • 骨法:日本的一种格斗术
    • 1、古人相马不相皮,瘦马虽瘦骨法奇;世无伯乐良可嗤,千金市马惟市肥。
    • 2、中国画的技法是以“骨法用笔”作为支撑,艺术的基本表现手段是线。
    • 3、王金龙是赵本山的得意弟子,多才多艺,翻跟头、打把式不在话下,绝活“缩骨法”更令人叫绝。
    • 4、主体山水则一变唐人的“勾斫”之法,而以“没骨法”或“空勾无皴”兼用渲染法完成,使山水平添了一层妩媚之态,显得虚灵儒雅,再无一种俗气。
    • 5、最重要是“骨法用笔”强调线条,即用书法线条所有的内涵、精神达到“以神写形”。
    • 6、目的探讨梯形截骨法与截骨导向器的研制以及在临床应用的效果。

    字义分解

    • 拼音gǔ,gū
    • 注音ㄍㄨˇ,ㄍㄨ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MEF
    • 五行

    1. 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骨头。骨骼(全身骨头的总称)。骨节。骨肉(a.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亦称“骨血”;b.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骨干(gàn)。

    2. 像骨的东西(指支撑物体的骨架):伞骨。扇骨。

    3. 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骨力(a.雄健的笔力;b.刚强不屈的气概)。风骨(古典文艺理论术语,指文章的艺术风格,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

    4. 指人的品质、气概:侠骨。骨气。

    1. 〔骨朵儿(duor )〕尚未开放的花朵。

    2. 〔骨碌〕滚动(“碌”读轻声)。

    • 拼音
    • 注音ㄈㄚˇ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IFCY
    • 五行

    (1)(名)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强制遵守的法律、指令、条例等行为规则的总称:宪~。

    (2)(名)方法、方式:写~。

    (3)(名)标准样子;可以模仿的:取~。

    (4)(名)佛教的教义;也泛指佛教和道教的:~术。

    (5)姓。

    (6)(动)效法:~后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