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推
拼音:yá tuī
注音:一ㄚˊ ㄊㄨㄟ

牙推的意思

词语解释:

代官名。职位在节度推官之下。

亦作“牙椎 ”、“牙槌 ”、“牙搥 ”。对医、卜、星、算等术士的称呼。

引证解释:

⒈ 唐代官名。职位在节度推官之下。

《资治通鉴·唐穆宗长庆三年》:“愬饵其药颇验,遂有宠,署为牙推。”
胡三省注:“牙推,在节度推官之下。”

⒉ 亦作“牙椎”、“牙槌”、“牙搥”。对医、卜、星、算等术士的称呼。

元关汉卿《拜月亭》第二折:“怕不大倾心吐胆,尽筋竭力,把个牙推请;则怕小处尽是打当。”
元马致远《岳阳楼》第三折:“我穿着领布懒衣,不吃烟火食,淡则淡淡中有味,又不是坐崖头打当牙椎。”
元石德玉《秋胡戏妻》第二折:“怕不待要请太医,看脉息……赤紧的当村里都是些打当的牙槌。”
元无名氏《刘弘嫁婢》第二折:“他背地里使心机,寻箇打当的牙搥。”
《刘知远诸宫调·知远走慕家庄沙佗村入舍》:“便问阴阳牙推,拣择个吉日。”

国语词典:

对占卜算命的术士及江湖医生的称呼。《刘知远诸宫调.第一》:「我女儿曾有牙推算,不久咱门风也改换。」元.关汉卿《拜月庭.第二折》:「谁想他百忙里卧枕著床,内伤外伤,怕不大倾心吐胆,尽筋竭力把个牙推请。」也作「牙槌」。

网络解释:

牙推

  • 解释:1. 唐 代官名。职位在节度推官之下。《资治通鉴·唐穆宗长庆三年》:“ 愬 饵其药颇验,遂有宠,署为牙推。” 胡三省 注:“牙推,在节度推官之下。”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ㄧㄚˊ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AHTE
    • 五行

    (1)(名)牙齿:门~|镶~|~医。

    (2)(名)特指象牙:~筷|~章。

    (3)(名)形状像牙齿的东西:~子。

    (4)(名)(Yá)姓。

    (5)(名)(~子)旧时为买卖双方撮合从中取得佣金的人。

    • 拼音tuī
    • 注音ㄊㄨㄟ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RWYG
    • 五行

    (1)(动)手推的动作。

    (2)(动)(推磨)磨成碾子;碾粮食。

    (3)(动)和工具贴着物体的表面向前剪或削:~子。

    (4)(动)使事情开展:~动。

    (5)(动)根据已知的事实断定其他。从某方面的情况想到其他方面:~导。

    (6)(动)让给别人;辞让:~辞。

    (7)(动)推委;推托。

    (8)(动)推迟。

    (9)(动)推崇。推选;推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