斥币
拼音:chì bì
注音:ㄔˋ ㄅ一ˋ

斥币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官库中多馀不用待售之物。

引证解释:

⒈ 官库中多馀不用待售之物。

《周礼·天官·大宰》“九曰弊餘之赋” 汉郑玄注:“弊餘,谓占卖国中之斥币。”
贾公彦疏:“斥币谓此物不入大府,指斥而卖之,故名斥币。”
孙诒让正义:“谓国中之斥币不用者,隐度其直,受而卖之也……币餘之币,非币帛也。用之不尽则有餘,凡物皆然,不独币帛而已。”

网络解释:

斥币

  • 词语解释
  • 官库中多馀不用待售之物。《周礼·天官·大宰》“九曰弊馀之赋” 汉 郑玄 注:“弊馀,谓占卖国中之斥币。” 贾公彦 疏:“斥币谓此物不入大府,指斥而卖之,故名斥币。” 孙诒让 正义:“谓国中之斥币不用者,隐度其直,受而卖之也……币馀之币,非币帛也。用之不尽则有馀,凡物皆然,不独币帛而已。”
  • 字义分解

    • 拼音chì
    • 注音ㄔ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RYI
    • 五行

    (1)(动)责备:~责。

    (2)(动)使离开:~退|~逐。

    (3)〈书〉侦察:~骑|~候。

    (4)〈书〉斥卤。

    • 拼音
    • 注音ㄅㄧˋ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TMHK
    • 五行

    (名)货币:硬~|银~|纸~|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