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yī lóng yī shé |
注音: | 一 ㄌㄨㄥˊ 一 ㄕㄜˊ |
词性: | 成语 |
一龙一蛇的意思
词语解释:
喻时隐时显,变化莫测。
引证解释:
⒈ 喻时隐时显,变化莫测。
引《管子·枢言》:“周者不出于口,不见于色。一龙一蛇,一日五化之谓周。”
尹知章注:“一则为龙,一则为蛇,喻人行藏。”
《庄子·山水》:“无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
《淮南子·俶真训》:“是故至道无为,一龙一蛇,盈缩卷舒,与时变化。”
《后汉书·冯衍传下》:“风兴云蒸,一龙一蛇,与道翱翔,与时变化,夫岂守一节哉?”
国语词典:
比喻人的行藏大不相同,一个飞腾,一个蛰伏。
网络解释:
一龙一蛇
- 1、为人处世,应审度势,灵活机便,如一龙一蛇,与时俱化,切不可执着顽固。
- 2、这一龙一蛇正势均力敌,从上午一直缠斗到夜晚,又从夜晚缠斗到天明,已久未能分出胜负。
- 3、这场战斗的焦点不再是两位天赋绝佳的少年少女,而是场中间的一龙一蛇。
- 4、随后巨蟒的尾巴缓缓的从洞穴里面抽了出来,整个身体与霸王龙纠缠在一起,一龙一蛇就在悬崖边上展开了大战。
- 5、一龙一蛇,动无常体,莫见其所中,莫知其所穷。
- 6、无誉无毁,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不肯专为。
字义分解
- 拼音yī
- 注音ㄧ
- 笔划1
- 繁体一
- 五笔GGLL
-
(1)(数)数目;最小的正整数。
(2)(形)同一:~视同仁|咱们是~家人|咱们~路走|这不是~码事。
(3)(形)另一:番茄~名西红柿。
(4)(形)全;满:~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
(5)(形)专一:~心~意。
(6)(副)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
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歇|笑~笑。
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歇~歇|笑~笑。
c)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
(7)(副)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结果):~跳跳了过去|~脚把它踢开。
(8)(副)一旦;一经:~失足成千古恨。
(9)(助)〈书〉用在某些词前加强语气:~何速也|为害之甚;~至于此!
(10)(名)初次,第一次。
- 拼音lóng
- 注音ㄌㄨㄥˊ
- 笔划5
- 繁体龍
- 五笔DXV
- 五行火
(1)(名)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能兴云降雨。
(2)(名)封建时代作为帝王的象征;也把龙字用在帝王使用的东西上。
(3)(名)生物学上指古代一些巨大的爬行动物;如恐龙、翼手龙等。
(4)(名)(Lónɡ)姓。
与一龙一蛇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