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数
拼音:tōng shù
注音:ㄊㄨㄥ ㄕㄨˋ

通数的意思

词语解释:

总计。

引证解释:

⒈ 总计。

《史记·梁孝王世家》“梁王自初王通歷十一年矣” 唐司马贞索隐:“通数文帝二年至十二年徙梁为十一年矣。”

⒉ 犹常数,恒定不变之数。

《魏书·律历志上》:“以通数乘积月,为朔积分,分满日法为积日,不尽为小餘。”
《隋书·礼仪志七》:“衣裳通数,此为九章,兼上三辰,而备十二也。”

⒊ 犹全部。

《续资治通鉴·宋孝宗乾道九年》:“金制:‘出继子所继财产不及本家者,以所继与本家财产通数均分。’”

网络解释:

通数

  • 通数是指常数,恒定不变之数;或者全部的意思。
  • 字义分解

    • 拼音tōng,tòng
    • 注音ㄊㄨㄥ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CEPK
    • 五行

    tōng

    1.没有堵塞,可以穿过:管子是~的。山洞快要打~了。这个主意行得~。

    2.用工具戳,使不堵塞:用通条~炉子。

    3.有路达到:四~八达。火车直~北京。

    4.连接;相来往:沟~。串~。私~。~商。互~有无。

    5.传达;使知道:~知。~报。~个电话。

    6.了解;懂得:~晓。精~业务。粗~文墨。不~人情。他~三国文字。

    7.指精通某一方面的人:日本~。万事~。

    8.通顺:文章写得不~。

    9.普通;一般:~常。~病。~例。~称。

    10.姓。

    tòng

    用于动作:打了三~鼓。挨了一~儿说。

    • 拼音shù,shǔ,shuò
    • 注音ㄕㄨˋ,ㄕㄨˇ,ㄕㄨㄛˋ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OVTY

    shù

    1. 表示、划分或计算出来的量:数目。数量。数词。数论(数学的一支,主要研究正整数的性质以及和它有关的规律)。数控。

    2. 几,几个:数人。数日。

    3. 技艺,学术:“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

    4. 命运,天命:天数。气数。

    shǔ

    1. 一个一个地计算:不可胜数。数九。

    2. 比较起来突出:数得着。

    3. 责备,列举过错:数落。

    4. 谈论,述说:数说。数典忘祖(喻忘掉自己本来的情况,亦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

    shuò

    1. 屡次:数见不鲜(亦称“屡见不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