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鬻
拼音:diǎn yù
注音:ㄉ一ㄢˇ ㄩˋ

典鬻的意思

词语解释:

典押出卖。

引证解释:

⒈ 典押出卖。

清唐甄《潜书·食难》:“大凶,则一岁之计犹可假贷典鬻,虽不免於飢,而犹不至于死。”
清黄六鸿《福惠全书·刑名·总论》:“因典鬻田房,揭贷重利,多方説合,始得从旁劝解。”

国语词典:

以物品质押贷款。如:「典鬻家当」。也作「典当」。

网络解释:

典鬻

  • 典鬻,读音diǎn yù,汉语词语,释义抵押卖掉;典押卖掉,出自清 唐甄 《潜书·食难》。
  • 字义分解

    • 拼音diǎn
    • 注音ㄉㄧㄢˇ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MAWU

    (1)(名)典范性书籍。

    (2)(名)标准;法则:~范。

    (3)(名)典故:用~。

    (4)(名)典礼:盛~。

    (5)(动)旧时用土地、房屋或其他东西作抵押向人借钱:~押。

    • 拼音
    • 注音ㄩˋ
    • 笔划22
    • 繁体
    • 五笔XOXH
    • 五行

    (动)〈书〉卖:~歌|~画|~文|~文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