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之无甚高论
拼音:bēi zhī wú shèn gāo lùn
注音:ㄅㄟ ㄓ ㄨˊ ㄕㄣˋ ㄍㄠ ㄌㄨㄣˋ
词性: 成语

卑之无甚高论的意思

词语解释:

卑之无甚高论bēi zhī wú shèn gāolùn

是的,这好像是废话,卑之无甚高论。——《统筹方法》

引证解释:

⒈ 《汉书·张释之传》:“释之既朝毕,因前言便宜事。

文帝曰:‘卑之,毋甚高论,令今可行也。’”
本谓要多谈当前可行的事,不要妄发过高的空论。后用来表示见解一般,没有什么独到之处。 宋王楙《野客丛书·卑之无甚高论》:“所谓‘卑之无甚高论’者, 文帝惧释之陈五帝三王上古久远之事,无益於时,故令陈今可行之説, 释之遂言秦汉之事, 文帝所以称善。则‘卑之,无甚高论’,自是两句,今人作一句读之,所以失当时之意也。”
马南邨《燕山夜话·一把小钥匙》:“在积累资料的具体方法上,有的人也许要讲一大套自以为很得意的科学经验,但是,我却卑之无甚高论,老实说些很简单也很粗笨的办法。”

网络解释:

卑之无甚高论

  • 卑之无甚高论是一个词语,拼音bēi zhī wú shèn gāo lùn,原意是汉文帝要张释之讲当前的实际问题,不要发空议论。现指见解很一般,没有什么高明的见解。
    • 1、然即这个卑之无甚高论的主张,也不见得与人生目的有何冲突。
    • 2、我们只要晓得科学为一切近代业之母,便知道第一类人徒知贩用他人的发明,坐食其利,自可卑之无甚高论
    • 3、这与纯理科学之以追求真理为目的相比较,已有卑之无甚高论之感。
    • 4、这一论点,虽然卑之无甚高论,但是,它正是天天都发生在前现代国家和非民主国家的事情。
    • 5、而裒辑在此的篇什,尽管只是一些浅易的小文,卑之无甚高论,但多少也颇“文人法学”的风味。
    • 6、卑之无甚高论!你我君臣相交,贵乎知心,若尽言阿谀华丽之辞,岂不有愧‘烟波钓徒’四字?

    字义分解

    • 拼音bēi
    • 注音ㄅㄟ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RTFJ
    • 五行

    (1)(形)(位置)低下:~贱|地势~湿。

    (2)(形)(品质或质量)低劣:~劣|~不足。

    (3)(形)〈书〉谦恭:~词厚礼。

    • 拼音zhī
    • 注音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PPPP
    • 五行

    [ zhī ]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 拼音wú,mó
    • 注音ㄨˊ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FQV

    1.没有,与“有”相对;不:无辜。无偿。无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无度。无端(无缘无故)。无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无非(只,不过)。无动于衷。无所适从。

    南无,也作“南谟”。佛教用语,常用于佛、菩萨名或经书题名之前,表示对佛和佛法的尊敬,含“归敬”、“敬礼”的意思。如:南无阿弥陀佛。

    • 拼音shèn,shén
    • 注音ㄕㄣˋ,ㄕㄣˊ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ADWN
    • 五行

    shèn

    1. 很,极:甚好。甚快。

    2. 超过:日甚一日。

    3. 方言,什么:甚事?

    4. 表示进一层的意思:甚至。甚或。

    shén

    1. 同“什2”。

    • 拼音gāo
    • 注音ㄍㄠ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YMKF
    • 五行

    (1)(形)从下向上距离大;离地面远(跟‘低’相对)

    (2)(形)高度:那棵树有两丈~|书桌长四尺;宽三尺;~二尺五。

    (3)(形)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速度|体温~|见解比别人~。

    (4)(形)等级在上的:~等|~级。

    (5)(形)敬辞;称别人的事物:~见。

    (6)(形)酸根或化合物中比标准酸根多含一个氧原子的:~锰酸钾(KMnO4)。

    (7)(形)(Gāo)姓。

    • 拼音lùn,lún
    • 注音ㄌㄨㄣˋ,ㄌㄨㄣ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YWXN
    • 五行

    lùn

    1. 分析判断事物的道理:论断。论点。论辩。论据。论者。议论。讨论。辩论。

    2. 分析阐明事物道理的文章、理论和言论:理论。舆论。专论。社论。

    3. 学说,有系统的主张:系统论。

    4. 看待:一概而论。

    5. 衡量,评定:论罪。论功行赏。

    6. 按照:论件。论资排辈。

    7. 姓。

    lún

    1. 古同“伦”,条理。

    2. 〔论语〕中国古书名,内容主要是记载孔子及其门人的言行。

    3. 古同“抡”,挑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