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贼
拼音:máo zéi
注音:ㄇㄠˊ ㄗㄟˊ

毛贼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对盗贼的蔑称。 2.旧时封建统治者亦用以称呼农民起义军。

引证解释:

⒈ 对盗贼的蔑称。

元施惠《幽闺记·绿林寄迹》:“你这伙元来是剪径的毛贼。”
《西游记》第十四回:“有几个毛贼剪径,是我将他打死。”
茅盾《委屈》:“张太太又开始咒骂,但口气已不是恨不得一口吞下那毛贼似的威武了。”

⒉ 旧时封建统治者亦用以称呼农民起义军。

清孔尚任《桃花扇·抚兵》:“那李自成、张献忠几箇毛贼,何难剿灭?”

国语词典:

小贼、小盗。

  • 1、想必是一些初出茅芦,不开眼的下三流小毛贼吧。
  • 2、王芬你不要集结兵力了,以后再去讨伐那些毛贼吧,先到京城述职述廉再理论。
  • 3、更令人惊喜的是,在建筑托管的基础上,还附带了自动剿除贼的功能,让这些毛贼不在吵吵闹闹。
  • 4、司徒月明自是不把这几个剪径强盗放在眼中,却觉得有趣,离家也有几天了,正觉一个人很是无聊,逗逗这几个毛贼也不错。
  • 5、京城的治安良不担心剪径毛贼也就罢了,可连原来世界谈之色变的小三也不怕吗?难道师傅长得很安全?汗一个!少年草草的吃了个馒头,打理行头出门。
  • 6、在长丰县杜集乡杜集村,近来人们家中喂养的鸡、狗接连被盗,而且有毛贼竟然入室抢劫,打伤村民,弄得人心惶惶。

字义分解

  • 拼音máo
  • 注音ㄇㄠˊ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TFNV
  • 五行

1.  动植物的皮上所生的丝状物:毛笔。羽毛。毛织品。毛骨悚然。轻于鸿毛。

2.  像毛的东西,指谷物或草:不毛之地。

3.  衣物上的霉菌:老没见太阳都长毛了。

4.  粗糙,没有加工的:毛布。毛估(粗略地估计)。毛坯。

5.  不是纯净的:毛利。毛重。

6.  行动急躁:毛躁。

7.  惊慌失措,主意乱了:把他吓毛了。

8.  小:毛病。毛孩子。毛毛雨。

9.  货币贬值:钱毛了。

10.  量词,用于钱币,等于“角”,一圆钱的十分之一:两毛钱。

11.  姓。

  • 拼音zéi
  • 注音ㄗㄟˊ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MADT
  • 五行

(1)(名)偷东西的人。

(2)(名)做大坏事的人(多指危害国家和人民的人)。

(3)(形)邪的;不正派的。

(4)(形)狡滑:老鼠真~。

(5)(动)〈书〉伤害:戕~。

(6)(副)〈方〉多用于不满意或不正常的地方:~凉|~冷|~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