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坛
拼音:ní tán
注音:ㄋ一ˊ ㄊㄢˊ

尼坛的意思

词语解释:

尼姑受戒的地方。

引证解释:

⒈ 尼姑受戒的地方。 宋高承《事物纪原·道释科教·尼坛》:“受戒,初本僧尼同坛。 宋朝太祖不许尼往僧中,自是始别为坛。

《宋朝会要》曰:‘ 开宝五年二月,詔自今尼有合度者,只许於本寺起坛受戒。’盖自此始别立尼受戒坛也。”

国语词典:

专为比丘尼授三坛大戒的戒场。

网络解释:

尼坛

  • 尼坛是汉语词汇,读音nítán,意思是比丘尼受戒的地方。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ㄋㄧˊ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NXV
    • 五行

    1.  梵语“比丘尼”的简称,佛教中出家修行的女子:尼姑。尼庵。削发为尼。

    2.  古同“”,相近,亲近。

    • 拼音tán
    • 注音ㄊㄢˊ
    • 笔划7
    • 繁体壇、罎
    • 五笔FFCY
    • 五行

    (1)(名)土筑高台;用于祭祀会盟等。

    (2)(名)土台;多在上面种花:花~|草~。

    (3)(名)某些会道门设立的拜神集会的组织。

    (4)(名)口小腹大的陶器:酒~。

    (5)(名)指文艺界或体育界:艺~|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