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策
拼音:wú cè
注音:ㄨˊ ㄘㄜˋ

无策的意思

词语解释:

1.亦作"无策"。 2.没有计谋;没有办法。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无筴”。没有计谋;没有办法。

《管子·揆度》:“国之财物,尽在贾人,而君无筴焉。”
一本作“无策”。 《汉书·匈奴传下》:“周得中策, 汉得下策, 秦无策焉。”
《文献通考·钱币二》:“嘉定二年,臣僚言曰:‘三界会子,数目滋多,称提无策。’”
金元好问《太原》诗:“古来全晋非无策,乱后清汾空自流。”
潘漠华《晚上》:“他这样追寻着酒,是他可怜的无策的心,自知只能这样无理胡涂的度日了。”

网络解释:

无策

  • 无策,wú cè ㄨˊ ㄘㄜˋ,亦作“ 无筴 ”。 没有计谋;没有办法。
    • 1、如果腠理肌肤之痒变成肠胃骨髓之患,到了“治五脏”时,则“半死半生也”,必定会痛不堪言,即便是扁鹊、华佗再世,也会束手无策
    • 2、要不,官军拿我们束手无策?山寨安如泰山,多亏这些兄弟。
    • 3、这套新密码使敌特机关束手无策
    • 4、财富税在任何地方都让人束手无策,不是因为对财富征税不对,而是因为在现代社会,财富的定义和辨别有着巨大的实际困难。
    • 5、他已病入膏肓,医生也束手无策
    • 6、现在却又忽然碰到一个絮絮不休的人,确实让他感觉有些束手无策,不知所措,只一句一个嗯的敷衍着对方。

    字义分解

    • 拼音wú,mó
    • 注音ㄨˊ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FQV

    1.没有,与“有”相对;不:无辜。无偿。无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无度。无端(无缘无故)。无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无非(只,不过)。无动于衷。无所适从。

    南无,也作“南谟”。佛教用语,常用于佛、菩萨名或经书题名之前,表示对佛和佛法的尊敬,含“归敬”、“敬礼”的意思。如:南无阿弥陀佛。

    • 拼音
    • 注音ㄘㄜˋ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TGMI
    • 五行

    (1)(名)古代写字用的竹片或木片:简~。

    (2)(名)古代考试文件;多就政治和经济问题发问;应试者对答:对~|~问。

    (3)(名)我国曾经用过的计算工具;跟‘筹’相似。参看‘筹’。

    (4)(名)计谋;办法:上~|献~。

    (5)(名)姓。

    (6)(名)古代赶马用的棍子。

    (7)(动)用策赶马:鞭~|~马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