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dì gòu |
注音: | ㄉ一ˋ ㄍㄡˋ |
缔构的意思
词语解释: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缔搆”。 犹缔造。谓经营开创。
引晋左思《魏都赋》:“有魏开国之日,缔构之初,万邑譬焉,亦独犫麋之与子都,培塿之与方壶也。”
《宋书·徐羡之传》:“近思皇室缔构之艰,时揽万机,躬亲朝政。”
《南史·张弘策庾域等传论》:“庾域、郑绍叔、吕僧珍等,或忠诚亮藎,或恪勤匪懈,缔构王业,皆有力焉。”
明张居正《赤兔》诗:“只今四海昇平日,谁识当年缔搆难。”
康有为等《上清帝第二书》:“以列圣艰难缔搆而得之,一旦从容误听而弃之,如列祖列宗何?”
吴晗《论中立》:“单凭一点有限的武力,和由这武力所缔构的穷凶极恶的专制政权,来奴役广大的人民。”
⒉ 建造。
引《西京杂记》卷一:“匠人丁缓、李菊,巧为天下第一,缔构既成,向其姊子樊延秊説之,而外人稀知,莫能传者。”
清昭槤《啸亭杂录·陈提督》:“时陈提督杰为中营千总,日夕危坐宫门侧,督率工匠缔搆,初无怠容。”
清唐孙华《修双凤关壮缪庙示劝》诗:“缔构出输般,意匠絶摹倣。”
⒊ 引申为经营构思。
引明宋濂《四明佛陇禅寺兴修记》:“禪师之缔搆维勤,其意诚出于此。”
清黄景仁《半亩园》诗:“先人此缔构,心力亦已殫。”
⒋ 结构。
引《周书·武帝纪下》:“缔构弘敞,有踰清庙。”
唐高彦休《唐阙史·东都焚寺》:“东都圣善寺缔搆甲于天下。”
明李东阳《赠固原伯刘公世墓修建记》:“神道之碑,饗祭之堂,培筑坚厚,缔构閎壮。”
清黄景仁《入山至戒坛》诗:“中藏法王宫,缔构一何杰。”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一篇:“今之文字,形声转多,而察其缔构,什九以形象为本柢。”
国语词典:
建立。
网络解释:
缔构
- 1、王基缔构,协赞谋猷,羽檄交驰,丝纶间发,文诰之美,时无与二。 ()
- 2、学报文化是知识缔构、知识积存、知识传播的文化。
- 3、编辑缔构着媒介文化,同时也被媒介文化所异化。
- 4、夫寰海既同,重译四至,缔构交错,日引月长,欲事无杂,不可得也;异族狎居,尊闻扭习,彼责此固,我笑子胶,欲言无庞,不可得也。
- 5、宇量凝邈,志识明劭,爰始缔构,功参鼎业。
- 6、谨按宣远将军、豫章内史新豊县开国侯景历,因藉多幸,豫奉兴王,皇运权舆,颇参缔构。
字义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