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板
拼音:xiān wéi bǎn
注音:ㄒ一ㄢ ㄨㄟˊ ㄅㄢˇ
词性: 名词

纤维板的意思

词语解释:

人造木板的一种。利用木材、竹材或其他植物纤维原料,经过打碎、蒸煮和纤维分离之后压制而成。有硬质、软质两种。硬质纤维板可作家具、房屋内部装修和包装箱等用材。软质纤维板为隔热、吸声等良好材料。

引证解释:

⒈ 人造木板的一种。利用木材、竹材或其他植物纤维原料,经过打碎、蒸煮和纤维分离之后压制而成。有硬质、软质两种。硬质纤维板可作家具、房屋内部装修和包装箱等用材。软质纤维板为隔热、吸声等良好材料。

国语词典:

分解木材或其他植物,取得其中的纤维材料,添加松脂、石棉、防火剂等,经过成型、热压等手续所制成的建筑材料。多用作壁板、隔热板、隔音板等。

网络解释:

纤维板

  • 由木质纤维素纤维交织成型并利用其固有胶粘性能制成的人造板。制造过程中可以施加胶粘剂和(或)添加剂。
  • 纤维板又名密度板,是以木质纤维或其他植物素纤维为原料,施加脲醛树脂或其他适用的胶粘剂制成的人造板。制造过程中可以施加胶粘剂和(或)添加剂。纤维板具有材质均匀、纵横强度差小、不易开裂等优点,用途广泛。制造 1立方米纤维板约需2.5~3立方米的木材,可代替3立方米锯材或5立方米原木。发展纤维板生产是木材资源综合利用的有效途径。
  • 纤维板的缺点是背面有网纹,造成板材两面表面积不等,吸湿后因产生膨胀力差异而使板材翘曲变形;硬质板材表面坚硬,钉钉困难,耐水性差。干法纤维板虽然避免了某些缺点,但成本较高。
  • 我国纤维板生产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发展于80年代,起飞于90年代,进入21世纪以来,纤维板产量大幅度增长,2005年首次突破2,000万m3到2011年的4,954万立方米。从各省市的产量来看,2011年河南省纤维板的产量达698万立方米,比2010年增长44.87%,占全国总产量的14.09%。紧随其后的是广西、江苏和山东,分别占总产量的12.84%、9.76%和8.56%。2012年1-7月我国纤维板的生产量达到了29805100.39平方米,比2011年同期增长了11.3%。
    • 1、干果首次入篮,而女用绒头织物出篮。硬质纤维板出篮,取而代之的是中密度纤维板
    • 2、这些盒子的基本款由中密度纤维板配岑木木皮制作而成。
    • 3、基材对接合点的破坏弯矩、刚性效率影响较大,两个性能指标的值由大到小依次为竹集成材、中密度纤维板和刨花板。
    • 4、中档沙发多以胶压纤维板为座和背的底板,上面分层铺垫中密度泡沫和喷胶棉。
    • 5、积极采用秸秆等产品制作植物纤维板
    • 6、铝纤维板与背后空腔组成的吸声结构有明显的共振吸声特性。

    字义分解

    • 拼音xiān,qiàn
    • 注音ㄒㄧㄢ,ㄑㄧㄢˋ
    • 笔划6
    • 繁体縴、纖
    • 五笔XTFH
    • 五行

    xiān

    1. 细小:纤人(卑鄙的小人)。纤介(细微,细小。亦作“纤芥”)。纤手(指女子细而柔嫩的手)。纤尘。纤纤。纤秀。纤弱。纤毫。纤悉(细致而详尽)。纤度(天然丝或化纤粗细的程度)。

    2. 吝啬:纤啬。

    qiàn

    1. 拉船前进的绳子:纤夫(在岸上用绳子拉船前进的人)。

    • 拼音wéi
    • 注音ㄨㄟˊ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XWYG
    • 五行

    (1)(名)系物的大绳。

    (2)(连)连接:~系|纤~。

    (3)(动)保持;保全:~持|~护。

    • 拼音bǎn
    • 注音ㄅㄢˇ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SRCY
    • 五行

    (1)(名)(~儿)片状的较硬的物体:木~儿。

    (2)(名)(~儿)专指店铺的门板:铺子都上了~儿了。

    (3)(名)演奏民族音乐或戏曲时用来打拍子的乐器:檀~。

    (4)(名)(~儿)音乐和戏曲中的节拍:快~儿|慢~。

    (5)(形)呆板:他一点也不活泼;太~了。

    (6)((形)硬得像板子似的:地~了;不好锄。

    (7)(形)表情严肃:他~着脸不说话。

    (8)〔板〕见〔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