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饰
拼音:wài shì
注音:ㄨㄞˋ ㄕˋ

外饰的意思

词语解释:

谓粉饰外表;虚饰。

引证解释:

⒈ 谓粉饰外表;虚饰。

《易·履》“履道坦坦” 三国魏王弼注:“履道尚谦,不喜处盈,务在至诚,恶夫外饰者也。”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南间贫素,皆事外饰,车乘衣服,必贵齐整,家人妻子,不免飢寒。”
唐颜真卿《让宪部尚书表》:“若受任失守,还朝屡迁,示国无刑,於臣大损;非敢外饰,实披至诚。”
宋曾巩《太子右司御沉君墓志铭》:“君为人质朴无外饰,其居乡閭,宽然长者也。”

网络解释:

外饰

  • 外饰,汉语拼音wài shì,意思是外表;虚饰。
  • 字义分解

    • 拼音wài
    • 注音ㄨㄞ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QHY
    • 五行

    (1)(名)外边;外边的

    (2)(形)指自已所在地以外的:~地|~省。

    (3)(名)外国:~币|~钞。

    (4)(名)称母亲;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戚:~婆|~甥女。

    (5)(形)关系疏远的:~族|~人。

    (6)另外。

    (7)以外:郊~|局~。

    (8)非正式的;非正规的。

    (9)戏曲角色;扮演老年男子。

    • 拼音shì
    • 注音ㄕ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QNTH
    • 五行

    (1)(动)装饰:修~。

    (2)(名)装饰品:首~|衣~。

    (3)(动)掩饰:~词。

    (4)(动)扮演:她在《渴望》里~刘慧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