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戏
拼音:tiào xì
注音:ㄊ一ㄠˋ ㄒ一ˋ

跳戏的意思

词语解释:

蹦跳戏耍。

引证解释:

⒈ 蹦跳戏耍。

《南齐书·王僧虔传》:“曇首兄弟集会诸子孙, 弘子僧达下地跳戏, 僧虔年数岁,独正坐採蜡烛珠为凤凰。”

网络解释:

跳戏

  • 跳戏是流行于陕西省合阳县沿黄河一带的戏曲剧种,被誉为“研究中国戏曲史的活化石”。由于强烈的祭祀性,专家们将其划归傩戏范围。它的起源没有可靠的文字资料记载,一般认为起于元代。它有完整的剧本,但尚无唱腔,以吟代唱;舞蹈性极强,动作中融合了民间武打成份,刚劲有力,剧目多为《三国》、《水浒》、《封神》、《西游》等。目前新池行家庄尚能演出完整剧目。
  • 字义分解

    • 拼音tiào
    • 注音ㄊㄧㄠˋ,ㄊㄠˊ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KHIQ

    [ tiào ]

    1. 两脚离地全身向上或向前的动作:跳跃。跳水。跳荡。跳跶。跳高。跳远。跳舞。弹(tán )跳。暴跳如雷。跳梁小丑(指上蹿下跳,兴风作浪的微不足道的坏人)。

    2. 越过:跳班。跳棋。跳槽。

    3. 一起一伏地动:心跳。眼跳。心惊肉跳。

    • 拼音xì,hū
    • 注音ㄒㄧˋ,ㄏㄨ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CAT

    1. 玩耍:游戏。儿戏。嬉戏。戏豫(嬉游逸乐)。二龙戏珠。

    2. 嘲弄,开玩笑:戏言。戏弄。戏谑(用诙谐有趣的话开玩笑)。

    3. 戏剧,也指杂技:一出戏。黄梅戏。看戏。演戏。皮影戏。

    1. 〔於(wū)戏〕同“呜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