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咎
拼音:zhí jiù
注音:ㄓˊ ㄐ一ㄡˋ

执咎的意思

词语解释:

《诗.小雅.小旻》:"发言盈庭,谁敢执其咎。"郑玄笺:"谋事者众,讻讻满庭,而无敢决当是非,事若不成,谁云己当其咎责者。言小人争知而让过。"后以"执咎"称敢于建言,不怕任过。

引证解释:

⒈ 后以“执咎”称敢于建言,不怕任过。

《诗·小雅·小旻》:“发言盈庭,谁敢执其咎。”
郑玄笺:“谋事者众,訩訩满庭,而无敢决当是非,事若不成,谁云己当其咎责者。言小人争知而让过。”
唐白居易《使百职修皇纲振策》:“故朝寡敢言之士,庭鲜执咎之臣,自国及家,寖而成俗。”
《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六年》:“希尹自太祖举兵,常在行阵,所至有功……及为相,有大政,皆身先执咎,时人称之。”

国语词典:

语本《诗经.小雅.小旻》:「发言盈庭,谁敢执其咎?」为所犯的罪过或错误负责。

网络解释:

执咎

  • 执咎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zhí jiù,出自《诗·小雅·小旻》。
  • 字义分解

    • 拼音zhí
    • 注音ㄓ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RVYY

    (1)(动)拿着:~笔|~鞭。

    (2)(动)执掌:~教|~事|~政。

    (3)(动)坚持:~意。

    (4)(动)执行:~法。

    (5)(动)〈书〉捉住:战败被~。

    (6)(名)凭单:回~。

    (7)(名)姓。

    • 拼音jiù
    • 注音ㄐㄧㄡ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THKF
    • 五行

    (1)(名)过失;罪:~由自取。

    (2)(动)怪罪;处分:既往不~。

    (3)(形)凶:体~(吉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