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策
拼音:tiān cè
注音:ㄊ一ㄢ ㄘㄜˋ

天策的意思

词语解释:

1.星名。
2.帝王的谋略。
3.名号。唐高祖武德四年﹐加封李世民为天策上将﹐置天策府。

引证解释:

⒈ 星名。

《左传·僖公五年》:“鶉之賁賁,天策焞焞。”
杜预注:“天策,傅説星。”
孔颖达疏:“傅説,殷高宗之相,死而託神於此星,故名。”

⒉ 帝王的谋略。

北周庾信《奉和平邺应诏》:“天策引神兵,风飞扫鄴城。”
北周庾信《贺平邺都表》:“伏惟皇帝陛下,握天枢,秉地轴……沉雄内断,不劳谋於力牧 ;天策勇决,无待问於容成。”
隋薛道衡《隋高祖颂》:“运天策于帷扆,播神威于沙朔。”

⒊ 名号。 唐高祖武德四年,加封李世民为天策上将,置天策府。参见“天策上将”、“天策府”。

网络解释:

天策 (剑网3门派)

  • 《剑网3》门派——天策。坐落在洛阳的天策府是李世民还在做秦王时就设立的组织,后随李世民称帝成为机密机关,负责江湖事宜。虽然经过武周一代的极力打压,天策府还是成为大唐王朝在江湖上的一支秘密代表。明教势力的日益扩张早就落在官府眼中,玄宗上台之后立刻颁布了《破立令》,宣布明教为非法,明教与天策的冲突在所难免。光明寺事件爆发,天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击明教高层聚集地,直接击杀明教四大法王及许多高层,明教损失惨重,仅以教主一人身免,明教不得以西迁。自此之后,天策府“东都之狼”的外号不胫而走。
  • 天策 (词语简介)

  • 天策,读音tiān cè,汉语词语,星名。出自《左传·僖公五年》。
  • 字义分解

    • 拼音tiān
    • 注音ㄊㄧㄢ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GDI
    • 五行

    (1)(名)头顶。

    (2)(名)天空:~边。

    (3)(名)顶部的;凌空架设的:~窗。

    (4)(名)一昼夜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有时专指白天:今~。

    (5)(名)一天的某一段时间:天不早啦。

    (6)(名)季节:春~|三伏~。

    (7)(名)天气:阴~。

    (8)(名)天然的;天生的:~资|~才。

    (9)(名)自然界:~灾。迷信的人指自然界的主宰者;造物者:~意。迷信的人指神佛仙人所住的地方:~堂|归~。

    • 拼音
    • 注音ㄘㄜˋ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TGMI
    • 五行

    (1)(名)古代写字用的竹片或木片:简~。

    (2)(名)古代考试文件;多就政治和经济问题发问;应试者对答:对~|~问。

    (3)(名)我国曾经用过的计算工具;跟‘筹’相似。参看‘筹’。

    (4)(名)计谋;办法:上~|献~。

    (5)(名)姓。

    (6)(名)古代赶马用的棍子。

    (7)(动)用策赶马:鞭~|~马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