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稿
拼音:cǎo gǎo
注音:ㄘㄠˇ ㄍㄠˇ
词性: 名词

草稿的意思

词语解释:

草稿cǎogǎo

(1) 草底儿

rough draft;manuscript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草稾”。

⒉ 初拟的文稿或画稿等。

明张居正《议处史职疏》:“每月史官编完草稿,装为七册,一册为起居,六册为六曹事蹟。”
《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元年》:“齐愈初赴狱,以文书一縑囊授张浚曰:‘ 齐愈不过远贬,他时幸为我明之。此李会劝进张邦昌草稾也。’”
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艺七·儒将诗》:“予尝见《暇笔》草稿, 福手书也。”
《儿女英雄传》第一回:“一时饭罢,公子收检笔砚,便在卷袋里找那三场的文章草稿。”
鲁迅《坟·<论雷峰塔的倒掉>篇末附记》:“这篇东西,是一九二四年十月二十八日做的,今天孙伏园来,我便将草稿给他看。”

⒊ 喻指念头,主意。

《古今小说·陈御史巧勘金钗钿》:“原来梁尚宾是箇不守本分的歹人,早打下欺人草稿。”
《醒世恒言·赫大卿遗恨鸳鸯绦》:“大卿正在腹中打点草稿,谁知那尼姑亦有此心。”
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十七章:“梁三老汉已经在肚里打好了草稿了。”

国语词典:

未成定稿或未誊清的文稿,也指初步完成的画作。

词语翻译

英语
draft, outline, sketch
德语
Entwurf (S)​
法语
brouillon, esquisse, ébauche

网络解释:

草稿

  • 草稿,指在进行文学创作或其他创作前,为了使正式稿件(作品)显得更为整洁,或为了使创作过程不至于混乱等目的,而提前做的文本内容。
  • 草稿的近反义词

    反义词

    • 1、原来的作文草稿不见了,我又重新写了一篇。
    • 2、老师要求我们,要养成写作文前打草稿的习惯。
    • 3、我作文时,总是先打草稿,然后再誊写到作文本上。
    • 4、真的,人生要是能有一个草稿,能再誊写一次,那该多!我们会绝对认真地叙写自己的人生,也许不一定比别人写得更,但肯定要比自己第一次写得漂亮。
    • 5、大家传阅宣言草稿,每人都聚精会神地仔细阅读。
    • 6、作文的三要素,时间,地点和人物,首先你需要做一个草稿,去了解发生的故事在何种环境下有了情感变化。也就是说,你要有计划的写故事,从起点写到终点,中间应该不是一条直线,而应该是条弧线。

    字义分解

    • 拼音cǎo
    • 注音ㄘㄠˇ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AJJ
    • 五行

    (1)(名)高等植物中栽培植物以外的草本植物的统称:野~|青~。

    (2)(名)指用作燃料、饲料等的稻、麦之类的茎和叶:稻~|干~。

    (3)(名)〈口〉雌性的(多指家畜或家禽):~驴|~鸡。

    (4)(形)草率;不细致:潦~|字写得很~。

    (5)(名)文字书写形式的名称。ɑ)汉字形体的一种:~书。b)拼音字母的手写体:~书。b)拼音字母的手写体

    (6)(名)草稿:起~|~案。

    (7)(动)〈书〉起草:~拟。

    • 拼音gǎo
    • 注音ㄍㄠˇ
    • 笔划15
    • 繁体稿
    • 五笔TYMK
    • 五行

    (1)(名)〈书〉谷类植物的茎:~荐。

    (2)(名)(~儿)稿子:手~|定~|~纸|打个~儿|心里也没有个~儿(心中无数)。

    (3)(名)外发公文的草稿:拟~|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