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治
拼音:sī zhì
注音:ㄙ ㄓˋ

思治的意思

词语解释:

想望治世。

引证解释:

⒈ 想望治世。 《诗·曹风·下泉序》:“《下泉》,思治也。

曹人疾共公侵刻下民,不得其所,忧而思明王贤伯也。”
孔颖达疏:“此谓思上世明王贤伯治平之时。”
晋陆机《五等诸侯论》:“国安由万邦之思治,主尊赖羣后之图身。”
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时方颠沛,则显不如隐;万物思治,则默不如语。”

网络解释:

思治

  • 思治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sī zhì,意思是想望治世。
  • 字义分解

    • 拼音sī,sāi
    • 注音ㄙ,ㄙㄞ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LNU
    • 五行

    1. 想,考虑,动脑筋:思想(a.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b.想法,念头;c.思量)。思忖。思索。思维。沉思。寻思。见异思迁。

    2. 想念,挂念:思念。思恋。相思。

    3. 想法:思绪。思致(新颖独到的构思、意趣)。构思。

    4. 姓。

    sāi

    1. 〔于思〕多胡须的样子,如“自捋颔下,则思思者如故矣”。

    • 拼音zhì
    • 注音ㄓ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ICKG
    • 五行

    (1)(动)治理

    (2)(形)指安定或太平:~世。

    (3)(名)旧称地方政府所在地:~所|府~。

    (4)(动)医治:~病。

    (5)(动)消灭(害虫):~虫|~蝗。

    (6)(动)惩办:~罪。

    (7)(动)研究:~学。

    (8)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