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范
拼音:bān fàn
注音:ㄅㄢ ㄈㄢˋ

班范的意思

词语解释:

汉班固和南朝宋范晔的并称。班着《汉书》,范着《后汉书》,故常并举。

引证解释:

⒈ 汉班固和南朝宋范晔的并称。 班著《汉书》, 范著《后汉书》,故常并举。 金王若虚《史记辨惑六》:“﹝司马迁﹞凡称某王类加国号,凡举人名每连姓氏,冗复芜秽,最是不满人意处。

班范而下,乃始浄尽焉。”
清钱泳《履园丛话·考索·古今人表》:“暇时拟著两汉人表以补班范两家之书,亦一快事。”

国语词典:

汉班固及南朝宋范晔的合称。因所著《汉书》和《后汉书》颇享盛名,故称为「班范」。亦指《汉书》、《后汉书》为「班范」。

网络解释:

班范

  • 班范,拼音是bān fàn,是汉语词汇,解释为汉班固和南朝宋国范晔的并称。
  • 字义分解

    • 拼音bān
    • 注音ㄅㄢ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GYTG
    • 五行

    [ bān ]

    1. 一群人按次序排成的行列:排班。按部就班。

    2. 工作或学习的组织:班组。班级。班长。班主任。领班。

    3. 军队编制中的基层单位,在“排”以下。

    4. 工作按时间分成的段落,亦指工作场所:早班。下班。值班。班房。

    5. 定时开行(xíng)的:班车。班机。班期。

    6. 量词(a.用于人群,如“这班人真能干”;b.用于定时开行的交通运输工具,如“他搭下一班飞机走”)。

    7. 调回或调动(军队):班师。班兵。

    8. 古同“”,杂色。

    9. 姓。

    • 拼音fàn
    • 注音ㄈㄢ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AIBB
    • 五行

    (1)(名)模子:钱~。

    (2)(动)模范、榜样:典~。

    (3)(名)界限:~围。

    (4)姓。

    (5)(动)限制: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