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役
拼音:kē yì
注音:ㄎㄜ 一ˋ

科役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征发徭役。

引证解释:

⒈ 征发徭役。

《新唐书·狄仁杰传》:“官吏侵渔,州县科役,督趣鞭笞,情危事迫。”
宋司马光《温公续诗话》:“﹝魏野﹞卒赠著作郎,仍詔子孙租税外,其餘科役皆无所预。”
宋王钦臣《王氏谈录·唐三宗像》:“其画亦当时之跡,每持以见县官,免科役。”

网络解释:

科役

  • kē yì ㄎㄜ ㄧˋ
  • 科役
  • 征发徭役。《新唐书·狄仁杰传》:“官吏侵渔,州县科役,督趣鞭笞,情危事迫。” 宋 司马光 《温公续诗话》:“﹝ 魏野 ﹞卒赠著作郎,仍诏子孙租税外,其馀科役皆无所预。” 宋 王钦臣 《王氏谈录·唐三宗像》:“其画亦当时之迹,每持以见县官,免科役。”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ㄎㄜ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TUFH
    • 五行

    (1)(名)学术或业务的类别:~目|文~|理~|牙~|眼~。

    (2)(名)行政机关或某些机构的行政部门按工作性质分设的单位:秘书~|财务~。

    (3)(名)生物学上指同一目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再分为若干群;每一群叫一科。如松柏目有松科、杉科、柏科等。

    (4)(动)〈书〉判定(刑罚):~以罚金。

    (5)(名)古装戏曲剧本中;指示角色表演动作时的用语;如笑科、饮酒科等。

    • 拼音
    • 注音ㄧ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TMCY
    • 五行

    (1)(名)需要出劳力的事:劳~|徭~。

    (2)(名)兵役:服~|现~|退~|预备~。

    (3)(动)驱使:奴~。

    (4)(名)旧时指供使唤的人:仆~|衙~。

    (5)(名)战争;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