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佬
拼音:xiāng xià lǎo
注音:ㄒ一ㄤ ㄒ一ㄚˋ ㄌㄠˇ
词性: 名词

乡下佬的意思

词语解释:

1.亦作"乡下老"。 2.乡下人。常有轻蔑意味。

引证解释:

⒈ 亦作“乡下老”。乡下人。常有轻蔑意味。

《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邓九公偶然得些传言,也是那乡下老谈国政。”
鲁迅《书信集·致许广平》:“盖我久不惯于围巾手套等,万分臃肿,举动木然,故贼一望而知为乡下佬也。”
茅盾《小巫》三:“还是到西北乡去的好,那里的乡下老还有点油水,多少我们也贴补贴补。”

网络解释:

乡下佬

  • 乡下佬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xiānɡ xià lǎo,意思是乡下人。指种地的农民,淳朴,忠直。
    • 1、我觉得我真是个乡下佬
    • 2、一个乡下人去理发店理发,却被手握剃刀的剃头师傅嘲笑“乡下佬还想理平头,没门”,“也不瞧瞧自己那模样”。
    • 3、乡下佬:是的,先生。我刚到这时,我既不会走路也不能吃硬的东西。
    • 4、有的乡下佬以为梵天已经降生。
    • 5、我一直把眼睛盯在您那天坐的位置上,而昨天那里坐着的却是一个乡下佬,一听到演员的插科打诨,他就粗野地哄笑着。
    • 6、跳舞的穿着浑身发亮的衣服,可怜的翻筋斗老头儿涂着两腮帮子胭脂,引起那些乡下佬睁着眼瞧,不提防后面就有三只手的家伙在掏他们的口袋。

    字义分解

    • 拼音xiāng
    • 注音ㄒㄧㄤ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XTE
    • 五行

    (1)(名)乡村(跟‘城’相对):~间|下~|城~物资。

    (2)(名)家乡:~音|背井离~。

    (3)(名)行政区划的基层单位;由县或县以下的区领导:~镇|~长。

    • 拼音xià
    • 注音ㄒㄧㄚˋ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GHI

    (1)(副)下面;位置在下的;低处:~面|~部。

    (2)(副)等级或品级低的:~等|~级|~策|~人。

    (3)(副)次序或时间在后的:~午|~集|~家|~旬。

    (4)(副)向下面:~行车。

    (5)(副)表示属于一定范围、情况、条件等:~列|部~|在同志们的帮助~。

    (6)(副)表示正当某个时间或时节:节~|目~|时~。

    (7)(副)用在数目字后面;表示方面或方位:两~里都同意。

    (8)(动)由高处到低处:~船|~降|~山。

    (9)(动)(雨、雪等)降落:~雨|~雾。

    (10)(动)颁发;投递:~令|~文|~通知|~帖。

    (11)(动)去;到(处所):~乡|~地|~基层。

    (12)(动)退场:该队三号上;五号~。

    (13)(动)放入:~网捕鱼|~箸|~钻|~手。

    (14)(动)卸除;取下:~装|把敌人的枪~了!

    (15)(动)做出(言论、判断等):~结论|~定义。

    (16)(动)开始使用;使用:~药|~刀。(动物)生产:~蛋|~崽。攻陷;攻克:连~数城。到规定的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等:~班|~工|~课。退让:相持不~。低于;少于(多用于否定):~药|~刀。(动物)生产

    (17)(量)(一~儿)。ɑ表示动作的次数:敲了两~(儿)。b〈方〉用于器物的容量:敲了两~(儿)。b〈方〉用于器物的容量

    (18)(名)(~儿)用在“几、两”后面;表示本领、技能:他真有两~(儿)。有时也作下子。

    (19)(副)用在动词后。表示由高处到低处

    (20)(副)用在动词后。表示有空间;能容纳:这个剧场能坐~几万人。

    (21)(副)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完成或结果:写~八千字的论文。

    • 拼音lǎo
    • 注音ㄌㄠˇ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WFTX
    • 五行

    (名)成年的男子(含轻视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