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文
拼音:bèi wén
注音:ㄅㄟˋ ㄨㄣˊ

备文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具备文饰。 2.准备文件。

引证解释:

⒈ 具备文饰。

《后汉书·舆服志下》:“乘舆备文,日月星辰十二章。”
《宋书·武帝纪下》:“七庙备文,率由令范。”

⒉ 准备文件。

政务院《关于古跡等保护办法和古文化遗址及古墓葬之调查发掘暂行办法》(1950年5月24日颁发):“凡拟进行某项发掘工作之团体,应依下开各项填具表格,备文呈请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批准。”

  • 1、在设备文档方面为玻璃包装厂提供技术支持。
  • 2、筹备文徵明大展的时候就觉得很累。
  • 3、创编剧本需要同时备文字功底和舞台经验。
  • 4、第六十七条中国人民解放军根据需要配备文职干部。文职干部条例另定。
  • 5、菏泽市筹备文博会组委会相关负责人说。
  • 6、宜宾市从亮点打造等七方面全力筹备文旅节。

字义分解

  • 拼音bèi
  • 注音ㄅㄟ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TLF
  • 五行

(1)(动)具备;具有:德才兼~。

(2)(动)准备:~战|~料|~而不用。

(3)(动)防备:~荒(防备灾荒)。

(4)(名)设备(包括人力、物力):军~|装~。

(5)(副)表示完全:关怀~至|~受欢迎。

  • 拼音wén
  • 注音ㄨㄣˊ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YYGY

(1)(名)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中~。

(2)(名)文章;作品:美~。

(3)(名)文言:半~半白。

(4)(名)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化|~明|~物。

(5)(名)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

(6)(名)非军事的(跟‘武’相对):~职|~武双全。

(7)(名)古时称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身|~了双颊。

(8)(旧读wèn)掩饰:~过饰非。

(9)(名)关于读书人的:~人。

(10)(名)姓。

(11)(量)一文不值。

(12)(形)柔和;不猛烈:~雅|~火。

(13)(形)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