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尺半
拼音: | èr chǐ bàn |
注音: | ㄦˋ ㄔˇ ㄅㄢˋ |
二尺半的意思
词语解释:
方言。军装。
方言。指搧火用的风箱。
引证解释:
⒈ 方言。军装。
引孙犁《风云初记》十三:“换上二尺半了,真像个大兵了!”
张笑天《逝水流年》:“﹝温铁柱﹞穿一身肥大的‘二天半’,小脸瘦成了一条条。”
⒉ 方言。指搧火用的风箱。
引王老九《张玉婵》诗:“割了一片又一片,回家忙拉二尺半。”
国语词典:
旧时军人穿的棉上衣较一般上衣长,比大衣短,长约二尺半,既利于行军又可保暖,后遂称军装为「二尺半」。
网络解释:
二尺半
字义分解
- 拼音èr
- 注音ㄦˋ
- 笔划2
- 繁体二
- 五笔FGG
(1)(数)数目字:一~。
(2)(数)序数;表顺序:第~。
(3)(形)次等的:~把刀。
(4)(形)两样:不~价。
- 拼音chǐ,chě
- 注音ㄔˇ,ㄔㄜˇ
- 笔划4
- 繁体尺
- 五笔NYI
- 五行火
chǐ
1. 中国市制长度单位(亦称“市尺”。一尺等于十寸。西汉时一尺等于0.231米,今三尺等于一米):尺素(a.一尺长的白绢,借指小画幅;b.书信)。尺短寸长。尺牍。
2. 量长度的器具:竹尺。
3. 像尺的东西:铁尺。仿尺。戒尺。
4. 形容微少或短小:尺布。咫尺天涯。
chě1.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2”。
与二尺半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