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田制
拼音: | jūn tián zhì |
注音: | ㄐㄨㄣ ㄊ一ㄢˊ ㄓˋ |
均田制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中国古代一种分配土地和交纳赋税相结合的制度。北魏于公元485年颁布均田令,规定农民按人口、官吏按等级分配无主荒地,并向国家纳租调。此后在授田对象、授田年限、赋役等方面多有变化,至唐中叶止。
国语词典:
由于东汉末年战乱频仍,人民流离,户口锐减,土地逐渐集中于少数大地主和权势之家。北魏孝文帝为了制止地主强豪的兼并而实行「均田制」。即男夫十五岁以上受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老免及身没则还田,又给桑田男夫一人二十亩,身终不还。其后北齐、隋、唐均沿用此制而稍有变革。
词语翻译
英语
网络解释:
均田制
- 1、通过对甘肃敦煌和新疆吐鲁番发现的唐朝户籍残卷的研究,作者认为唐前期均田制得到了实施。
- 2、均田制从北魏到唐朝历时近三百年,在我国封建社会土地制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 3、唐中叶以后,随着均田制的瓦解,地主私有土地急剧发展,其发展途径主要是请射和买卖。
- 4、农民在均田制崩溃后,逐渐从国家的严密控制中解放出来;
- 5、但是,由于这种制度本身固有的矛盾以及土地私有制的发展等原因,均田制在推行了将近三个世纪之后退出了历史舞台。
- 6、本文对最近二十多年来均田制的产生、发展、施行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
字义分解
- 拼音jūn
- 注音ㄐㄩㄣ
- 笔划7
- 繁体均
- 五笔FQUG
- 五行土
(1)(形)均匀:平~|~摊|分得不~。
(2)(副)都;全:老幼~安|各项工作~已布置就绪。
- 拼音tián
- 注音ㄊㄧㄢˊ
- 笔划5
- 繁体田
- 五笔LLLL
- 五行火
(1)姓:~老头|老~头。
(2)(名)田猎:田径赛。
(3)(名)田地:~埂|~野。
与均田制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