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面
拼音:huó miàn
注音:ㄏㄨㄛˊ ㄇ一ㄢˋ

和面的意思

词语解释:

和面就是在粉状的物体中加液体搅拌或揉弄使有粘性。用水揉和面粉。根据水温,和面又分为凉水和面,温水和面,热水和面,每一种和面方法揉制成的面不同。

引证解释:

⒈ 用水揉和面粉。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饼法》:“酒鱼眼沸,绞去滓,以和麵,麵起可作。”
唐费冠卿《答萧建》诗:“搜泥如和麵,拾橡半添穜。”
刘真《春大姐》三:“她看了看正拿着面盆要去和面的秀芳。”

国语词典:

加水在面粉中,调成块状。

网络解释:

和面

  • 和面就是在粉状的物体中加液体搅拌或揉弄使有粘性。用水揉和面粉。根据水温,和面又分为凉水和面,温水和面,热水和面,每一种和面方法揉制成的面不同。
    • 1、我们家有的人喜欢和面,有的喜欢玩玩,还有的喜欢拖地。
    • 2、利用傅里叶变换法,可分别解调得到包含离面和面内位移信息的二幅位相图。
    • 3、人口和面积都是改革后榆次的第二大乡镇。
    • 4、楚风将信将疑地拿起一瓶水和一块面包,念头一动,水和面包就消失在手中。
    • 5、①水烧开前,放入大葱尖,水开后再下饺子,这样饺子不易破也不会粘连。②和面时加一个鸡蛋。如果想让肉馅熟得快,可以在水里加醋。③水烧开后放进适量的盐,待盐溶解后,再下饺子。④吃剩下的饺子,可拿大碗冷水,把饺子放在里面过一下,捞出来晾一晾,随你怎么放,都不会粘了。
    • 6、杂和面粥蒸的黑豆面的窝窝,因为已经接近年关,才能见点荤腥,平常九龙观基本上没什么香火,就没什么人来布施了,平常全部的来项就是韩拐子在化人厂里来的喜钱。

    字义分解

    • 拼音hé,hè,huó,huò,hú
    • 注音ㄏㄜˊ,ㄏㄜˋ,ㄏㄨㄛˊ,ㄏㄨㄛˋ,ㄏㄨˊ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TKG

    1. 相安,谐调:和美。和睦。和谐。和声。和合(a.和谐;b.古代神话中象征夫妻相爱的两个神)。和衷共济。

    2. 平静:温和。祥和。和平。和气。和悦。和煦。惠风和畅。

    3. 平息争端:讲和。和约。和议。和亲。

    4. 数学上指加法运算中的得数:二加二的和是四。

    5. 连带:和盘托出(完全说出来)。和衣而卧。

    6. 连词,跟,同:我和老师打球。

    7. 介词,向,对:我和老师请教。

    8. 指日本国:和服(日本式服装)。和文。大和民族。

    9. 体育比赛不分胜负的结果:和棋。和局。

    10. 姓。

    1. 和谐地跟着唱:曲高和寡。

    2. 依照别人的诗词的题材或体裁作诗词:和诗。

    huó

    1. 在粉状物中搅拌或揉弄使粘在一起:和面。和泥。

    huò

    1. 粉状或粒状物搀和在一起,或加水搅拌:和药。奶里和点儿糖。和弄。和稀泥。

    2. 量词,指洗衣服换水的次数或一剂药煎的次数:衣裳洗了三和水。

    1. 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家的牌合乎规定的要求,取得胜利。

    • 拼音miàn
    • 注音ㄇㄧㄢ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DMJD

    (1)(名)头的前部;脸:~孔。

    (2)(动)向着:背山~水。

    (3)(名)物体的表面;有时特指某些物体的上部的一层:水~|地~|桌~|~儿。

    (4)(动)当面:~谈|~洽。

    (5)(名)东西露在外面的那一层或纺织的正面:鞋~|~儿。

    (6)(名)几何学上称线移动所成的形迹;有长有宽;没有厚:平~|~积。

    (7)(名)部位或方面:正~|片~。

    (8)(助)方位词后缀:上~|前~|外~|西~。

    (9)(量)用于扁平的物件:一~镜子。

    (10)(量)用于会见的次数:一~镜子。

    (11)(名)粮食磨成的粉;特指小麦磨成的粉:白~|豆~。

    (12)(名)(~儿)粉末:药~儿。

    (13)(名)面条:挂~|切~。

    (14)(形)〈方〉指某些食物纤维少而柔软:~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