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币
拼音:fǔ bì
注音:ㄈㄨˇ ㄅ一ˋ
词性: 名词

辅币的意思

词语解释:

辅币fǔbì

(1) 辅助货币,即币值小于本位货币,以便于流通的货币

fractional currency

引证解释:

⒈ 见“辅助货币”。

国语词典:

为辅助本位货币进行交易而发行币值小的货币。如目前政府规定的辅币,为一元以下的货币。

网络解释:

辅币

  • 辅币亦称“辅助货币”,“主币”的对称。指主币单位以下的小额货币,供日常零星交易和找零之用。其特点是面额小、流通频繁、磨损快,故多用铜、镍等贱金属或其合金铸造,也有些辅币是纸制的。如我国现有1分、2分、5分的铸币作辅币,也有1分、2分、5分、1角、2角、5角的纸币作辅币。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由于辅币的名义价值大于实际价值,故国家垄断辅币的铸造与发行权,并且采取限制铸造的政策。
    • 1、面值十分的辅币比五分面值的辅币小,虽然价值双倍。
    • 2、你能替我把五十便士换成辅币吗?
    • 3、华北局就钞票的面额问题有明确指示,先印刷发行一角、二角、五角、一元、二元、五元和十元,做辅币和主币量上的搭配,方便群众使用。
    • 4、你在入口处那儿把辅币塞进投币孔。
    • 5、你在入口处那儿把辅币塞进投币孔,就能推动转门进去。
    • 6、银行家:是的,无论是纸币还是硬币的发行都是照此办理的,为此,现代硬币被称之为“辅币”。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ㄈㄨˇ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LGEY
    • 五行

    (动)辅助;辅弼;辅佐皇帝:~币|相~而行。

    • 拼音
    • 注音ㄅㄧˋ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TMHK
    • 五行

    (名)货币:硬~|银~|纸~|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