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审制
拼音:péi shěn zhì
注音:ㄆㄟˊ ㄕㄣˇ ㄓˋ

陪审制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公民参与法院审判案件的制度。

引证解释:

⒈ 公民参与法院审判案件的制度。

国语词典:

欧美司法制度,由依法选出的陪审团,在听取诉讼双方辩论后,以公正的立场表决被告罪行是否成立,而他们的立场要一致才可以。这种由公民直接参加审判的司法制度就称为「陪审制」。

网络解释:

陪审制

  • 陪审制是指从一般市民中随机选出若干名陪审员,委派其参与刑事诉讼或民事诉讼的审理,并独立于法官作出事实认定以及决定法律适用的司法制度。陪审员的人数通常为6至12名,其整体称为“陪审团”。陪审团在刑事案件中通常会就被告人的有罪或无罪做出判断,而在民事诉讼中则通常会就被告有无责任或损害赔偿金额等做出判断。目前,陪审制主要存在于美国、英国、香港等为主的普通法(又称“英美法”)国家及地区。
    • 1、因此,了解陪审制度的价值功能和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以及我国人民陪审制度的未来发展方向,无疑有重要意义。
    • 2、陪审团制度是古代陪审制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整个现代陪审制度的重中之重。
    • 3、在现代法治社会,陪审制度作为公民、群众直接参与司法活动的民主形式和公民权利的保障机制,在众多国家受到高度的赞赏与青睐。
    • 4、中国的刑事陪审制度经过两起两落的坎坷历程,处于一种进退两难、操作混乱的状态。
    • 5、刑事陪审制度是一项古老的司法制度,在人类的司法文明史上影响深远。
    • 6、但是陪审制度有其存在的基本价值,它可以在司法独立和司法民主之间确定正常司法的位置,实现一种混合的正义。

    字义分解

    • 拼音péi
    • 注音ㄆㄟˊ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BUKG
    • 五行

    (1)(动)陪伴:~客人|失~。

    (2)(动)从旁协助:~审。

    • 拼音shěn
    • 注音ㄕㄣˇ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PJHJ
    • 五行

    [ shěn ]

    1. 详细,周密:审慎。审视。

    2. 仔细思考,反复分析、推究:审查。审定。审订。审核。审美。审计。审评。审时度势。

    3. 讯问案件:审理。审判。审讯。公审。

    4. 知道:不审近况如何?

    5. 一定地,果然:审如其言。

    • 拼音zhì
    • 注音ㄓ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RMHJ
    • 五行

    (1)(动)制造:~版|~币|~表|~革|~件|~冷|~品|~钱|~糖|~图|~药。

    (2)(动)拟定;规定:~定|因地~宜。

    (3)(动)用强力约束;限定;管束:~伏|管~。

    (4)(名)制度:法~|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