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mǎ dà hā |
注音: | ㄇㄚˇ ㄉㄚˋ ㄏㄚ |
词性: | 形容词 |
马大哈的意思
词语解释:
马大哈
(1) 粗心大意
(2) 轻浮而粗心大意的人
引证解释:
⒈ 指粗心大意的人。
引志忠成蛟《岂只是疏忽》:“相声《买猴儿》创造了一个马马虎虎、大大咧咧、嘻嘻哈哈的典型人物:马大哈。”
朱剑《青石堡·望穿雾障》:“情况我已经核实过了。 保国哇,情况复杂得很哪,你可千万别再犯马大哈的毛病了!”
⒉ 粗心大意;马虎随便。
引王蒙《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组织部呢,却正在发愁:第一,某支部组织委员工作马大哈,谈不清新党员的历史情况。”
《人民日报》1981.8.13:“小白,你怎么马大哈呀?还不赶快准备,小心新娘一进屋就掐你个‘该死的’!”
国语词典:
北平方言:(1) 粗心大意。(2) 粗心大意的人。
网络解释:
马大哈 (词语释义)
马大哈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 1、马大哈招呼朋友:您变化真大!原来您身材高大,今却又矮又瘦,我几乎不认得您了,阿强。朋友:我不是阿强。马大哈:看,我说的没错吧,连名字也改了!
- 2、上班不要想其他,事故专找马大哈。
- 3、马大哈的故事确确实实发生了,在今后的日子里不可避免的也一定还会发生。
- 4、寻找失物更加便捷每天,不少“马大哈”打车时将物品遗失在出租车上。
- 5、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天不生孟德,三国成两国;天不生本山,神州无笑颜;天不生阁下,哪有马大哈。 ()
- 6、比尔这部电影讲的是一个马大哈到处闯祸的故事。
字义分解
- 拼音mǎ
- 注音ㄇㄚˇ
- 笔划3
- 繁体馬
- 五笔CNNG
- 五行水
(1)(名)哺乳动物;颈部有鬃;四肢强健;善跑;是重要的力畜之一;皮可制革。
(2)(形)大:~蜂|~勺。
(3)(Mǎ)姓。
- 拼音dà,dài
- 注音ㄉㄚˋ,ㄉㄞˋ,ㄊㄞˋ
- 笔划3
- 繁体大
- 五笔DDDD
dà
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2. 指大小的对比,比如: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
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
5. 年长,排行第一:老大。
6. 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
7. 时间更远:大前年。
8. 〔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
dài1. 〔大夫〕医生(“夫”读轻声)。
2. 〔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
tài1. 古通“太”。
2. 古通“泰”。
与马大哈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