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伐战争
拼音: | běi fá zhàn zhēng |
注音: | ㄅㄟˇ ㄈㄚˊ ㄓㄢˋ ㄓㄥ |
词性: | 名词 |
北伐战争的意思
词语解释:
北伐战争
(1) 1926-1927年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合作进行的反对北洋军阀的战争。简称北伐
英
网络解释:
北伐战争
- 1、以全新史料和视角探秘商团暴乱、刺杀廖仲凯、中山舰事件以及北伐战争等历史事件,是该剧的另一亮点。
- 2、北伐战争时期,几支军阀武装中原逐鹿,使百姓深受其苦。
- 3、第三,论述北伐战争时期和济南惨案后民间的“革命外交”观念及其实践特点。
- 4、北伐战争的经验是应该学习的,但是不应该刻板地抄用,因为我们现时战争的情况已经变化了。
- 5、中国一九二六年到一九二七年的北伐战争,也是依靠民主集中制取得了胜利。
- 6、广东人民在北伐战争开始前,积极敦促国民政府早日出师北伐。
字义分解
- 拼音běi
- 注音ㄅㄟˇ,ㄅㄟˋ
- 笔划5
- 繁体北
- 五笔UXN
1. 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左手的一边,与“南”相对:北方。北辰(古书指北极星)。北上(古代以北为上,后指去本地以北的某地,与“南下”相对)。北极星(出现在天空北部的一颗亮星,人常靠它辨别方向)。北国(指中国北部)。
2. 打了败仗往回逃:败北。
- 拼音zhàn
- 注音ㄓㄢˋ
- 笔划9
- 繁体戰
- 五笔HKAT
(1)(动)作战、战争、战斗。
(2)(动)进行战争或战斗。
(3)(动)泛指斗争。
(4)(动)发抖:寒~|打~|胆~心惊。
与北伐战争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