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抄本
拼音:shǒu chāo běn
注音:ㄕㄡˇ ㄔㄠ ㄅㄣˇ
词性: 名词

手抄本的意思

词语解释:

手抄本shǒuchāoběn

(1) 用手工抄写出来的原本的版本

那时候,这部小说就以手抄本的形式,在人们中间广泛流传
hand-written copy

网络解释:

手抄本

  • 手抄本,即用手工抄写出来的原本的版本。如:《红楼梦》(那时候,这部小说就以手抄本的形式,在人们中间广泛流传)
    • 1、馆内一切物件不外借,进入内部阅读时严禁携带食物和笔,而要阅读手抄本,矿泉水也不得携入。
    • 2、在子牙的印象中,老乞丐不是口传心授,就是用手抄本,这样的与他的风格不搭调。
    • 3、藏经阁在弘图寺建寺时就有了,历史悠久,共有上下两层,存放了大量佛家典籍,许多还是唐朝以来绝版的手抄本,可说珍贵无比。
    • 4、单行本数量多,最初基本上属于稿本或手抄本,但这些稿本现在均已亡佚。 
    • 5、与其他“戚本”相比,这部手抄本没有“眉批”,但有“夹批”。
    • 6、但那时,他们班上只有一本手抄本,人多轮起来看太慢,怎么办?他们决定一个宿舍一个宿舍地“传阅”。

    字义分解

    • 拼音shǒu
    • 注音ㄕㄡˇ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RTGH

    (1)(名)人体上肢前端能拿东西的部分。

    (2)(动)拿着:人~一册。

    (3)(形)小巧而便于拿的:~册|~折。

    (4)(形)亲手:~抄。

    (5)(~儿)量词;用于技能、本领:他真有两~。

    (6)(名)擅长某种技能的人或做某种事的人:选~|能~。

    • 拼音chāo
    • 注音ㄔㄠ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RITT
    • 五行

    (1)(动)誊书:~书|~文件|~稿子。

    (2)(动)照着别人的作品、作业等写下来当做自己的。

    (3)(动)搜查并没收:查~。

    (4)(动)从侧面或较近的小路过去:~近道走。

    (5)(动)两手在胸前相互地插在袖筒里:~着手。

    (6)同“绰”(chāo)。

    • 拼音běn
    • 注音ㄅㄣˇ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SGD
    • 五行

    (1)(名)草木的茎或根

    (2)(名)事物的根本、根源(跟‘末’相对):忘~|兵民是胜利之~。

    (3)(名)(~儿)本钱;本金:下~儿|够~儿。

    (4)(形)主要的;中心的:~部|~科。

    (5)(名)本来;原来:~意|~想不去。

    (6)(形)自己方面的:~厂|~校|~国。

    (7)(形)现今的:~年|~月。

    (8)(动)按照;根据:~着政策办事。

    (9)(名)(~子、~儿)把成沓的纸装订在一起而成的东西:书~|户口~儿。

    (10)(名)(~子、~儿)版本:刻~|抄~|稿~。

    (11)(名)(~儿)演出的底本:话~|剧~。

    (12)(名)封建时代指奏章:修~(拟奏章)。

    (13)(名)(~儿)量词。ɑ)用于书籍簿册:五~书|两~儿帐。b)用于戏曲:头~《西游记》。c)用于一定长度的影片:五~书|两~儿帐。b)用于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