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楂
拼音: | chái zhā |
注音: | ㄓㄞˋ ㄓㄚ |
柴楂的意思
词语解释:
木栏,栅栏。
引证解释:
⒈ 木栏,栅栏。
引《管子·山国轨》:“握以下者为柴楂,把以上者为室奉,三围以上为棺槨之奉。”
郭沫若等集校引孙诒让曰:“‘楂’当为‘柤’之俗。 《説文·木部》‘柤,木闲也’, 徐鍇《繫传》‘闲,阑也’,‘柴者,栈也’……《淮南子·道应训》云‘柴箕子之门’,柴、柤皆以细木为阑闲,故竝举之。”
网络解释:
柴楂
字义分解
- 拼音chái
- 注音ㄔㄞˊ
- 笔划10
- 繁体柴
- 五笔HXSU
- 五行木
1. 烧火用的草木:柴草。柴火。柴门。火柴。木柴。
2. 烧柴祭天:“柴于上帝”。
3. 瘦,不松软:柴鸡。柴心儿。
4. 姓。
- 拼音zhā,chá
- 注音ㄓㄚ,ㄔㄚˊ
- 笔划13
- 繁体楂
- 五笔SSJG
- 五行木
zhā
1. 〔山楂〕a.落叶乔木,果实球形,红色有白点,味酸,可食;b.这种植物的果实。亦作“山查”。
chá1. 同“茬”。
2. 水中木筏:“穷岸有盘楂”。
与柴楂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