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时食
拼音: | fēi shí shí |
注音: | ㄈㄟ ㄕˊ ㄕˊ |
非时食的意思
词语解释:
佛教戒律。正午以前为时﹐正午以后为非时﹐时则食﹐非时则不得食。但饮苏油﹑蜜﹑石蜜果汁等。名非时食。
引证解释:
⒈ 佛教戒律。正午以前为时,正午以后为非时,时则食,非时则不得食。但饮苏油、蜜、石蜜果汁等。名非时食。参见“非时浆”。
引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三:“佛经戒比丘非时食,盖其法过午则不食也。”
宋张镃《谢岂庵饷澄粉圆子》诗“始知可助非时供”自注:“释氏斋后食,名非时食。”
网络解释:
非时食
字义分解
- 拼音fēi
- 注音ㄈㄟ
- 笔划8
- 繁体非
- 五笔DJDD
- 五行水
(1)(名)错误;不对:明辨是~。
(2)(副)不合于:~法。
(3)(动)不以为然;反对;责备:~难。
(4)(副)不是:~卖品。
(5)(副)表示否定;跟“不”呼应;表示双重否定;意思是一定要这样:~下苦功不可。
(6)(副)必须;偏偏;不行:~他莫可。
- 拼音shí
- 注音ㄕˊ
- 笔划7
- 繁体時
- 五笔JFY
- 五行金
1.时间(对空间而言):~空观念。
2.时代;时候:古~。唐~。战~。
3.时间单位。旧指时辰,现指小时,即一日(一个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
4.指规定的时间:按~上班。过~作废。
5.季节:四~如春。
6.现在的;当时的:~事。~兴。
7.时俗;时尚:入~。
8.副词。时常:~~。~有错误。
9.有时候:~阴~晴。
10.时机:不误农~。
与非时食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