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梭
拼音: | lú suō |
注音: | ㄌㄨˊ ㄙㄨㄛ |
卢梭的意思
词语解释
⒈ 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rousseau,1712-1778)。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和教育学家。认为私有制的产生是不平等的根源,主张人们经过协议,订立契约,成立公民的社会。在哲学、美学、文学和教育学上也提出过许多观点。他的思想对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影响很大。著作主要有《社会契约论》、《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忏悔录》、《爱弥尔》等。
⒉ 泰奥多尔·卢梭(théodorerousseau,1812-1867)。法国画家。巴比松画派的创始人。因不满学院派的因袭古典传统和官方沙龙的评审制度,1848年起定居巴比松村,与米勒、杜普雷等形成巴比松画派。作品有《走下汝拉山的奶牛群》、《森林中的路口》等。
⒊ 亨利·卢梭(henrirousseau,1844-1910)。法国画家。曾服兵役,退伍后在海关供职。1885年起专事绘画。作品天真纯朴,真实稚拙,形似幻象,别有情趣。主要有《入市税征收所》、《贪婪的狮子》、《梦》等。
- 1、本文试图通过对卢梭社会契约论的逻辑结构进行分析,来剖析卢梭思想的逻辑发展进程及其理论的利弊得失。
- 2、当卢梭推出“公意”的说法,这里的“民”,已经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一个个的个人的集合,而是美和抽象的、非常虚幻的“人民”整体。而虚幻整体所拥有的权利,已经由罗伯斯比尔们,接着“人民”的名义在掌控和操纵。
- 3、此外,卢梭、霍尔巴赫、狄德罗、爱尔维修等都有著作被禁。
- 4、文章试从“公意”概念入手,对卢梭的“公意”学说作一个粗浅的反思。
- 5、卢梭是被虐狂,露体狂,少年时耽于手淫,在他的忏悔录中皆有提到。
- 6、我深爱那个从来没有去过非洲也没有去过墨西哥的卢梭。他的狂乱描述仿佛神医,虽隔帘悬丝把脉,竟能一一说尽帐内女子的五脏六腑。
字义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