耆年硕德
拼音: | qí nián shuò dé |
注音: | ㄑ一ˊ ㄋ一ㄢˊ ㄕㄨㄛˋ ㄉㄜˊ |
词性: | 成语 |
耆年硕德的意思
词语解释:
年高德重。
指年高望重的人。
指年高望重的人。
引证解释:
⒈ 年高德重。
引《晋书·苻生载记》:“耆年硕德,德侔尚父。”
《周书·于谨传论》:“谨以耆年硕德,誉重望高,礼备上庠,功歌司乐。”
⒉ 指年高望重的人。
引郑观应《盛世危言·海防下》:“当今王大臣耆年硕德,虽不乏人,求其能深知水军事务,胆识俱优者,恐难其选。”
国语词典:
年高而有才德。
- 1、当今王大臣耆年硕德虽不乏人,求其能深知水军事务、胆识俱优者,恐难其选。
- 2、孙中山题颂“耆年硕德”坊在海口复原。
- 3、在永兴镇的美梅石村,记者第一次看到孙中山先生在民国初期为村里一位经商有道的老者亲笔题写“耆年硕德”的石碑,逢年过节,至今受到后人的祭祀。
- 4、孙中山为海口美梅村寿民吴汝功题颂的“耆年硕德”。
字义分解
- 拼音qí,shì
- 注音ㄑㄧˊ,ㄕˋ
- 笔划10
- 繁体耆
- 五笔FTXJ
qí
1. 年老,六十岁以上的人:耆老。耆年。耆绅。耆宿(sù )(指在社会上有名望的老年人)。
2. 强横。
shì1. 古同“嗜”,爱好。
- 拼音nián
- 注音ㄋㄧㄢˊ
- 笔划6
- 繁体年
- 五笔RHFK
- 五行火
(1)(名)时间的单位;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现行历法规定平年三百六十五日;每四年有一个闰年;增加一日;有三百六十六日。
(2)(名)每年的:~会|~鉴。
(3)(名)岁数。
(4)(名)一生中按年龄划分的阶段。
(5)(名)时期;时代。
(6)(名)一年中庄稼的收成。
(7)(名)年节。
(8)(名)有关年节的(用品)。
(9)(名)(Nián)姓。
- 拼音shuò
- 注音ㄕㄨㄛˋ,ㄕˊ
- 笔划11
- 繁体碩
- 五笔DDMY
1. 〔硕士〕学位名,高于“学士”。
2. 大:硕老。硕材。硕学(博学,亦指博学的人)。硕壮。硕果累累(喻巨大的成绩)。硕大无朋(形容无比的大)。
与耆年硕德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