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论
拼音:duǎn lùn
注音:ㄉㄨㄢˇ ㄌㄨㄣˋ

短论的意思

词语解释:

短论duǎnlùn

(1) 一种分析性的、解释性的或批评性的文章,通常比学术论文或学位论文短得多,论述也不那么系统、正规且通常是从有限的、往往是从个人的观点来论述主题的

essay

引证解释:

⒈ 短小的评论文章。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序言》:“昨天编完了去年的文字,取发表于日报的短论以外者,谓之《且介亭杂文》。”

网络解释:

短论

  • 短论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duǎn lùn,是指通过议论、说理来对现实生活中的具有典型意义的问题或现象进行评述的短篇文章。
  • 字义分解

    • 拼音duǎn
    • 注音ㄉㄨㄢˇ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TDGU
    • 五行

    (1)(形)两端之间距离小。

    (2)(动)缺少;欠:理~。

    (3)(名)缺点:取长补~。

    • 拼音lùn,lún
    • 注音ㄌㄨㄣˋ,ㄌㄨㄣ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YWXN
    • 五行

    lùn

    1. 分析判断事物的道理:论断。论点。论辩。论据。论者。议论。讨论。辩论。

    2. 分析阐明事物道理的文章、理论和言论:理论。舆论。专论。社论。

    3. 学说,有系统的主张:系统论。

    4. 看待:一概而论。

    5. 衡量,评定:论罪。论功行赏。

    6. 按照:论件。论资排辈。

    7. 姓。

    lún

    1. 古同“伦”,条理。

    2. 〔论语〕中国古书名,内容主要是记载孔子及其门人的言行。

    3. 古同“抡”,挑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