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府
拼音:xiàn fǔ
注音:ㄒ一ㄢˋ ㄈㄨˇ

宪府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御史台。

引证解释:

⒈ 御史台。

唐杜甫《哭长孙侍御》诗:“礼闈曾擢桂,宪府屡乘驄。”
仇兆鳌注:“御史所居之署, 汉谓之御史府,亦谓宪臺。”
《旧唐书·杨收传》:“俄而假自浙西观察判官入为监察御史, 收亦自四川入为监察。兄弟并居宪府,特为新例。”
宋周密《齐东野语·洪君畴》:“臣职在宪府,不惟不能奉承大臣风旨,亦不敢奉承陛下风旨。”
清黄景仁《百字令·宿王介子先生斋头话旧》词:“荆州初识,记霜清宪府,天寒梦泽。”

网络解释:

宪府

  • 宪府,汉语词汇。
  • 拼音:xiàn fǔ ,
  • 释义:御史台
  • 出处《哭长孙侍御。》
  • 字义分解

    • 拼音xiàn
    • 注音ㄒㄧㄢ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PTFQ
    • 五行

    (1)(名)〈书〉法令:~令。

    (2)(名)宪法:~章。

    • 拼音
    • 注音ㄈㄨˇ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YWFI
    • 五行

    (1)(名)旧时称官吏办理公事的地方;现在称国家政权机关:官~|政~。

    (2)(名)旧时官府收藏文书、财物的地方:~库。

    (3)(名)旧时称大官、贵族的住宅;现在也称某些国家元首办公或居住的地方:王~|元首~|总统~。

    (4)敬辞;尊称对方的家:贵~。

    (5)唐朝至清朝的行政区划;比县高一级:开封~|济南~。

    (6)(Fǔ)姓。〈古〉又同“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