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该
拼音:gōng gāi
注音:ㄍㄨㄥ ㄍㄞ

公该的意思

词语解释:

方言。应该。

引证解释:

⒈ 方言。应该。

秧歌剧《大家好》:“嗳, 老王,老王,你们说赔碗动结放下就放下,公该怎么办就怎么办,我就不说二话。”
秧歌剧《大家好》:“你老人家动弹了半辈子啦,也公该歇一歇啦。”

字义分解

  • 拼音gōng
  • 注音ㄍㄨㄥ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WCU
  • 五行

(1)(形)属于国家或集体的(跟‘私’相对):~款|~物|~事公办。

(2)(形)共同的;大家承认的:~分母|~议|~约。

(3)(形)属于国际间的:~海|~制|~斤。

(4)(动)使公开:~布|~之于世。

(5)(形)公平;公正:~买~卖|大~无私|秉~办理。

(6)(名)公事;公务:办~|~余。

(7)(Gōnɡ)姓。

(8)(名)封建五等爵位的第一等:~爵|~侯|王~大臣。

(9)(名)对上了年纪的男子尊称:诸~|张~。

(10)(名)丈夫的父亲;公公:~婆。

(11)(形)(禽兽)雄性的(跟‘母’相对):~羊|这只小鸡是~的。

  • 拼音gāi
  • 注音ㄍㄞ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YYNW
  • 五行

(1)(动)应当

(2)应当是;应当(由…来做):这一回~我了吧?|这个工作~老张来担任。注意有时带“着”(·zhe):这一回~我了吧?|这个工作~老张来担任。注意有时带“着”(·zhe)

(3)理应如此:活~|~!谁叫他淘气来着。

(4)表示根据情理或经验推测必然的或可能的结果:天一凉;就~加衣服了。|再不浇花;花都~蔫了。注意用在感叹句中兼有加强语气的作用;如:天一凉;就~加衣服了。|再不浇花;花都~蔫了。注意用在感叹句中兼有加强语气的作用;如

(5)欠:~账|我~他两块钱。

(6)指示词;指上文说过的人或事物(多用于公文):~员|~地。

(7)同“”:~博(渊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