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屧廊
拼音: | xiǎng xiè láng |
注音: | ㄒ一ㄤˇ ㄒ一ㄝˋ ㄌㄤˊ |
响屧廊的意思
词语解释:
春秋时吴王宫中的廊名。遗址在今江苏省苏州市西灵岩山。
引证解释:
⒈ 春秋时吴王宫中的廊名。遗址在今江苏省苏州市西灵岩山。
引唐皮日休《馆娃宫怀古五绝》之五:“响屧廊中金玉步, 采苹山上綺罗身。”
宋范成大《吴郡志·古迹》:“响屧廊,在灵巖山寺。相传吴王令西施辈步屧,廊虚而响,故名。今寺中以圆照塔前小斜廊为之, 白乐天亦名‘鸣屧廊’。”
宋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山》:“﹝砚石山﹞又有响屧廊,或曰鸣屐廊,以楩梓藉其地, 西子行则有声,故以名云。”
俞锷《无题》诗之十:“望夫梦化点头石,倩女魂飞响屧廊。”
国语词典:
春秋时吴王宫中的走廊。地面以楩梓板铺设,行走时有声。遗址在今江苏省吴县灵岩山中。
网络解释:
响屧廊
字义分解
- 拼音xiǎng
- 注音ㄒㄧㄤˇ
- 笔划9
- 繁体響
- 五笔KTMK
- 五行水
(1)(名)回声。~应|影~。
(2)(动)发出声音:铃声~了。
(3)(动)使发出声音:~枪|~锣。
(4)(形)响亮:号声真~。
(5)(名)声音:声~|~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