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俗
拼音: | yì sú |
注音: | 一ˋ ㄙㄨˊ |
异俗的意思
词语解释:
1.风俗不同。 2.诡异的习俗。 3.指异域,或荒僻地区。 4.指荒僻地区的人。
引证解释:
⒈ 风俗不同。
引《礼记·王制》:“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异俗。”
《荀子·正名》:“远方异俗之乡,则因之而为通。”
晋陆云《答张士然》诗:“百城各异俗,千室非良邻。”
唐杜甫《戏作俳谐体遣问》诗之一:“异俗可吁怪,斯人难并居。”
⒉ 诡异的习俗。
引《史记·秦始皇本纪》:“匡飭异俗,陵水经地,忧恤黔首,朝夕不懈。”
《汉书·礼乐志》:“易乱除邪,革正异俗。”
⒊ 指异域,或荒僻地区。
引晋慧远《沙门袒服论》:“中国之所无,或得之於异俗。”
《陈书·吴明彻传》:“风威慴於异俗,功効著於同文。”
明何景明《与宁兵备书》:“﹝李陵﹞卒之老於异俗,而节不立。”
⒋ 指荒僻地区的人。
引唐杜甫《东屯北崦》诗:“盗贼浮生困,诛求异俗贫。”
国语词典:
不同的风俗。
网络解释:
异俗
字义分解
- 拼音yì
- 注音ㄧˋ
- 笔划6
- 繁体异
- 五笔NAJ
- 五行土
(1)(形)有分别;不相同:~口同声|大同小~。
(2)(形)奇异;特别:~香|~闻。
(3)(形)惊奇;奇怪:惊~|深以为~。
(4)(形)另外的;别的:~日|~地。
(5)(形)分开: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