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宾
拼音:jiè bīn
注音:ㄐ一ㄝˋ ㄅ一ㄣ

介宾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古代行乡饮酒礼时辅佐宾客的人。 2.犹贵宾。

引证解释:

⒈ 古代行乡饮酒礼时辅佐宾客的人。参见“介僎”。

明沉榜《宛署杂记·杂费》:“乡饮酒礼,每年二次…… 宛平县该管正月份。相沿,上席六卓,正宾一,僎宾一,介宾一,主宾二,司正一。”

⒉ 犹贵宾。

《醒世姻缘传》第八回:“却説梁生胡旦因有势要亲眷, 晁家父子通以贵客介宾相待。”

网络解释:

介宾

  • 介宾,读音jiè bīn ,汉语词语,指古代指行乡饮酒礼时辅佐宾客之间的人。
  • 字义分解

    • 拼音jiè
    • 注音ㄐㄧㄝˋ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WJJ
    • 五行

    (1)(动)在两者当中:~绍|媒~|这座山~于两县之间。

    (2)(Jiè)姓。

    (3)(名)甲:~胄|~虫。

    (4)(形)〈书〉耿直;有骨气:耿~。

    (5)(名)古戏曲剧本中;指示角色表演动作时的用语;如笑介、饮酒介等。

    • 拼音bīn
    • 注音ㄅㄧㄣ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PRGW
    • 五行

    (1)(名)客人(跟‘主’相对):外~。

    (2)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