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学
拼音:sú xué
注音:ㄙㄨˊ ㄒㄩㄝˊ

俗学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世俗流行之学。

引证解释:

⒈ 世俗流行之学。

《庄子·缮性》:“缮性於俗学,以求復其初;滑欲於俗思,以求致其明:谓之蔽蒙之民。”
宋苏轼《送人序》:“士之不能自成,其患在於俗学。俗学之患,枉人之材,窒人之耳目。”
清魏源《默觚下·治篇一》:“工骚墨之士,以农桑为俗务,而不知俗学之病人更甚于俗吏。”

网络解释:

俗学

  • 俗学,是汉语词汇,
  • 拼音sú xué,
  • 释义:为世俗流行之学。
    • 1、大抵学问是荒江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人商量培养之事,朝市之显必成俗学
    • 2、二月河对于相关题材的反映,使用了民俗学田野作业的方法。
    • 3、地窨院被掩映在树木林荫之中,鸡犬之声相闻而不相见,人声嘈杂而影踪全无,成为别风情的一种类型,因而备受海内外民俗学、人类学专家的重视。
    • 4、笔者在探讨“校园锅庄”的同时,试图用民族音乐学、社会学和民俗学的方法,对其所反映出来的一些文化行为和文化现象进行思考、探视。
    • 5、本文阐述了“中国民俗学会”艰难、曲折的创建过程,寄希望于新一代民俗学者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 6、大部分的德国地区都已经将宗教议题纳入课外活动,世俗学生也可以自愿退选,不过唯有柏林和另外两个地区例外。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ㄙㄨˊ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WWWK
    • 五行

    (1)(名)风俗:世~|习~。

    (2)(形)大众的;广泛流传的:~话|~曲。

    (3)(形)庸俗:粗~|脱~。

    (4)(名)指没出家的人:还~。

    • 拼音xué
    • 注音ㄒㄩㄝˊ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IPBF
    • 五行

    (1)(动)学习:~书法。

    (2)(动)模仿:鹦鹉~舌|~得很像。

    (3)(名)学问:博~|才疏~浅|治~。

    (4)(名)指学科:化~|数~|新~。

    (5)(名)学校: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