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驳
拼音:cān bó
注音:ㄘㄢ ㄅㄛˊ

参驳的意思

词语解释:

1.杂乱不一。 2.弹劾与批驳官吏的错误言行。

引证解释:

⒈ 杂乱不一。

《宋书·傅隆传》:“国典未一於四海,家法参驳於縉绅。”

⒉ 弹劾与批驳官吏的错误言行。

明沉德符《野获编·科场二·科道争为主考》:“一应科场之事,在外听御史纠劾,在内听礼部礼科参驳,毋得阿狥,著为定例。”
《明史·张慎言传》:“祖制以票拟归阁臣,参驳归言官,不闻委勋臣以纠劾也。”

网络解释:

参驳

  • 参驳是汉语词汇,拼音cān bó,指杂乱不一。
  • 字义分解

    • 拼音cān,shēn,cēn
    • 注音ㄘㄢ,ㄕㄣ,ㄘㄣ,ㄙㄢ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CDER
    • 五行

    cān

    1. 加入在内:参加。参与。参政。参赛。参议。

    2. 相间,夹杂:参杂。参半。

    3. 检验,用其他有关材料来研究,考证某事物:参考。参照。参省(xǐng)(检验省察)。参看。参阅。参检。

    4. 探究,领悟:参悟。参透。参破。参禅。

    5. 旧指下级进见上级:参见。参拜。

    6. 弹劾,向皇帝告状:参奏。参劾。参革。

    shēn

    1.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参商(“参星”和“商星”,此出则彼没,两不相见;喻亲友隔离不得相见或彼此对立不和睦)。参辰卯酉(“辰星”即商星,参星酉时现于西方,辰星卯时出于东方;喻互不相关或势不两立)。

    2. 中药名:人参。党参。

    cēn

    1. 〔参差(cī)〕长短不齐,如“参参不齐”、“参参错落”。

    • 拼音
    • 注音ㄅㄛˊ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CQQY
    • 五行

    (1)(动)指出对方的意见不合事实或没道理;说出自己的意见;否定别人的意见:批~|反~。

    (2)(形)〈书〉一种颜色夹杂着别种颜色;不纯净:斑~。

    (3)(动)驳运:起~|~卸。

    (4)(名)驳船;没有动力装置;由拖轮拉着或推着行驶的船:铁~。

    (5)(动)〈方〉把岸或堤向外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