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王法
拼音:yī wáng fǎ
注音:一 ㄨㄤˊ ㄈㄚˇ

一王法的意思

词语解释:

谓一代之法。

引证解释:

⒈ 谓一代之法。

《汉书·儒林传序》:“﹝孔子﹞缀周之礼,因鲁《春秋》,举十二公行事,绳之以文武之道,成一王法,至获麟而止。”
《新唐书·文艺传序》:“大历正元间,美才辈出,擩嚌道真,涵泳圣涯,於是韩愈倡之, 柳宗元李翱皇甫湜和之,排逐百家,法度森严,抵轢晋魏,上轧汉周,唐之文完然为一王法,此其极也。”
《二程遗书》卷三:“孔子知是理,故其志不欲为一王之法,欲为百王之通法。”
刘师培《文说·记事》:“故《尧典》测天,《禹贡》治水,垂一王之法,布不刊之言。”

网络解释:

一王法

  • 一王法的释义是谓一代之法,出自《汉书·儒林传序》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
    • 笔划1
    • 繁体
    • 五笔GGLL

    (1)(数)数目;最小的正整数。

    (2)(形)同一:~视同仁|咱们是~家人|咱们~路走|这不是~码事。

    (3)(形)另一:番茄~名西红柿。

    (4)(形)全;满:~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

    (5)(形)专一:~心~意。

    (6)(副)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

    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歇|笑~笑。

    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歇~歇|笑~笑。

    c)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

    (7)(副)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结果):~跳跳了过去|~脚把它踢开。

    (8)(副)一旦;一经:~失足成千古恨。

    (9)(助)〈书〉用在某些词前加强语气:~何速也|为害之甚;~至于此!

    (10)(名)初次,第一次。

    • 拼音wáng,wàng
    • 注音ㄨㄤˊ,ㄨㄤˋ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GGGG

    wáng

    1. 古代一国君主的称号,现代有些国家仍用这种称号:王国。王法。公子王孙。王朝(cháo)。

    2. 中国古代皇帝以下的最高爵位:王公。王侯。

    3. 一族或一类中的首领:山大王。蜂王。王牌(桥牌中最大的牌;喻最有力的人物或手段)。

    4. 大:王父(祖父)。王母(祖母)。

    5. 姓。

    wàng

    1. 古代指统治者谓以仁义取得天下:王天下。王此大邦。

    • 拼音
    • 注音ㄈㄚˇ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IFCY
    • 五行

    (1)(名)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强制遵守的法律、指令、条例等行为规则的总称:宪~。

    (2)(名)方法、方式:写~。

    (3)(名)标准样子;可以模仿的:取~。

    (4)(名)佛教的教义;也泛指佛教和道教的:~术。

    (5)姓。

    (6)(动)效法:~后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