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制
拼音: | tǔ zhì |
注音: | ㄊㄨˇ ㄓˋ |
词性: | 形容词 |
土制的意思
词语解释:
土法制造。
引证解释:
⒈ 土法制造。
引谭尚维《甘孜会师》:“衣着很朴素,上身穿着一件土制褐色毛布上衣,脚上是一双草鞋,十分平易近人。”
国语词典:
沿用传统或以原始简单的方法制造。
如:「土制炸弹」。
网络解释:
土制
- 1、这柱基由混凝土制成大约六英寸地板水平。
- 2、这里的象征意义的蓝绿色和陶土制品为创造和再生是显而易见的。
- 3、它作为一个小型家庭业时,玛格丽特帕尔首次在本土制造的娃娃服装打扮。
- 4、揉和粘土制作杯盘,你用的是土烧制的杯和盘,而不再是土。
- 5、是一种土制的捉兔,制作很简单,就一根毛绳子,在两头拴上石头或者铁块。
- 6、埃特鲁里亚人用赤土或烘焙的粘土制作艺艺术品。
字义分解
- 拼音tǔ
- 注音ㄊㄨˇ
- 笔划3
- 繁体土
- 五笔FFFF
- 五行土
(1)(名)泥土;土壤
(2)(名)土地。
(3)(副)本地的;地方的:~特产|~俗。
(4)(名)指我国民间沿用的生产技术和有关的设备、产品、人员等:~方|~招儿。
(5)(形)不合潮流;不开通:~气。
(6)(名)未熬制的鸦片:烟~。
(7)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