圭撮
拼音:guī cuō
注音:ㄍㄨㄟ ㄘㄨㄛ

圭撮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古代两种很小的容量单位。 2.比喻微量或微小。

引证解释:

⒈ 古代两种很小的容量单位。

《汉书·律历志上》:“度长短者不失豪氂,量多少者不失圭撮。”
颜师古注:“应劭曰:‘四圭曰撮,三指撮之也。’ 孟康曰:‘六十四黍为圭。’”

⒉ 比喻微量或微小。

南朝梁陆倕《新漏刻铭》:“壬寅漏成,进御,以考辰正晷、测表候阴,不谬圭撮,无乖黍累。”
唐柳宗元《故银青光禄大夫柳公行状》:“夫器宏者,耻效以圭撮之任;足逸者,难局以寻常之地。”
章炳麟《五无论》:“是则众生既尽,世界必无豪毛圭撮之存。”

网络解释:

圭撮

  • 圭撮,汉语拼音guī cuōㄍㄨㄟ ㄘㄨㄛ,意思是古代两种很小的容量单。
  • 字义分解

    • 拼音guī
    • 注音ㄍㄨㄟ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FFF
    • 五行

    (1)(名)古代帝王诸侯举行礼仪时所用的玉器;上尖下方。

    (2)(名)指圭表。

    (3)(量)古代容量单位;一升的十万分之一。

    • 拼音cuō,zuǒ
    • 注音ㄘㄨㄛ,ㄗㄨㄛˇ
    • 笔划15
    • 繁体
    • 五笔RJBC
    • 五行

    cuō

    1. 聚起,多指用簸箕状的器具铲起东西:撮成一堆。撮土。撮合。

    2. 取,摘取:撮要。

    3. 用手指捏取细碎的东西:撮药。

    4.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一升的千分之一。

    5. 量词:一撮米。

    6. 撮东西用的器具:撮子。撮箕。

    zuǒ

    1. 量词,用于成丛的毛发:剪下一撮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