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塞
拼音:tíng sāi
注音:ㄊ一ㄥˊ ㄙㄞ

亭塞的意思

词语解释:

泛指边防要地。

引证解释:

⒈ 泛指边防要地。

南朝梁萧纲《贺洛阳平启》:“亭塞寝兵,关候罢柝。”
唐王勃《拜南郊颂》:“一鼓而亭塞无尘,七纵而江山失险。”

网络解释:

亭塞

  • tíng sāi ㄊㄧㄥˊ ㄙㄞ 亭塞
  • 泛指边防要地。 南朝 梁 萧纲 《贺洛阳平启》:“亭塞寝兵,关候罢柝。” 唐 王勃 《拜南郊颂》:“一鼓而亭塞无尘,七纵而江山失险。
  • 字义分解

    • 拼音tíng
    • 注音ㄊㄧㄥˊ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YPSJ
    • 五行

    (1)(名)盖在路旁或花园里供人休息用的建筑物;大多有顶无墙

    (2)形状像亭子的小房子:书~|岗~。

    (3)适中;均匀:~午。

    • 拼音sāi,sài,sè
    • 注音ㄙㄞ,ㄙㄞˋ,ㄙㄜˋ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PFJF
    • 五行

    sāi

    1. 堵,填满空隙:堵塞漏洞。塞尺。塞规。

    2. 堵住器物口的东西:活塞。塞子。

    sài

    1. 边界上险要地方:要塞。关塞。塞外。边塞。塞翁失马。

    1. 义同(一),用于若干书面语词:闭塞。阻塞。搪塞。塞责。顿开茅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