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花
拼音:jīn huā
注音:ㄐ一ㄣ ㄏㄨㄚ

金花的意思

词语解释:

1.指色彩金黄艳丽、不易败落的花朵。北周 庾信《玉帐山铭》:“玉策难移,金花不落。”唐 王建《宫中调笑词》之二:“胡蝶,胡蝶,飞上金花枝叶。”明 王世贞《人日病起作》诗:“柏忆金花煖,梅怜玉树新。”
2.指器物衣履上雕刻、绣制的花饰。《南史·鱼弘传》:“有眠床一张……通用银鏤金花寿福两重为脚。”唐 杜甫《陪柏中丞观宴将士》诗之二:“绣段装簷额,金花帖鼓腰。”宋 苏轼《春帖子词·皇太后阁四》:“翠管银罌传故事,金花綵胜作新年。”
3.指头晕眼花或愤怒时出现在眼前的像星星的小光点。茅盾《子夜》一:“‘邪魔呀’,吴老太爷 似乎这么喊,眼里迸出金花。”杨朔《三千里江山》第三段:“他从土里钻出来,只觉地像翻了个过儿,脑袋星星的,乱迸金花,一时想不起为什么跑到这儿。”
4.见“金花银”。
5.见“金花牋”。
6.见“金花帖子”。
7.见“金华夫人”。

引证解释:

⒈ 指色彩金黄艳丽、不易败落的花朵。

北周庾信《玉帐山铭》:“玉策难移,金花不落。”
唐王建《宫中调笑词》之二:“胡蝶,胡蝶,飞上金花枝叶。”
明王世贞《人日病起作》诗:“柏忆金花煖,梅怜玉树新。”

⒉ 指器物衣履上雕刻、绣制的花饰。

《南史·鱼弘传》:“有眠床一张……通用银鏤金花寿福两重为脚。”
唐杜甫《陪柏中丞观宴将士》诗之二:“绣段装簷额,金花帖鼓腰。”
宋苏轼《春帖子词·皇太后阁四》:“翠管银罌传故事,金花綵胜作新年。”

⒊ 指头晕眼花或愤怒时出现在眼前的像星星的小光点。

茅盾《子夜》一:“‘邪魔呀’, 吴老太爷似乎这么喊,眼里迸出金花。”
杨朔《三千里江山》第三段:“他从土里钻出来,只觉地像翻了个过儿,脑袋星星的,乱迸金花,一时想不起为什么跑到这儿。”

⒋ 见“金花银”。

⒌ 见“金花牋”。

⒍ 见“金花帖子”。

⒎ 见“金华夫人”。

网络解释:

金花

  • 金花:1989年出生于新疆。在2012年12月被兴宇传媒看中并签约成公司艺人。隆重推出了《神奇的大沙头》专辑。
    • 1、下午到楼下小卖店买东西,门口围着一桌人在炸金花
    • 2、五朵金花不一般,情牵趣版最投缘。
    • 3、我只觉得眼前金花乱冒,耳朵里嗡嗡作响,身子往下坠。
    • 4、小金花悲愤地说:“我一定要替妈妈报仇!”。
    • 5、听到妈妈牺牲的噩耗,小金花眼里射出仇恨的光芒。
    • 6、犹如天女撒下的朵朵金花

    字义分解

    • 拼音jīn
    • 注音ㄐㄧㄣ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QQQQ
    • 五行

    1.俗称金子。金属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79。赤黄色,有光泽,质软,延展性最强,化学性质稳定,易传热和导电。常用作合金、硬币、装饰品等。通称黄金。

    2.金属:五~。

    3.钱:现~。助学~。

    4.古指用金属制的击乐器:鸣~收兵。~鼓齐鸣。

    5.比喻尊贵、珍贵:~口玉言。

    6.像金子一样的颜色:~发(fà)。~灿灿。

    7.朝代名(1115—1234)。北宋末女真族完颜部领袖阿骨打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建都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后迁都中都(今北京)、开封。1234年在南宋与蒙古军联合进攻下灭亡。

    • 拼音huā
    • 注音ㄏㄨㄚ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AWXB

    (1)(名)(~儿)种子植物的生殖器官;也泛指可供观赏的植物:鲜~|红~|玫瑰~|杜鹃~|种~。

    (2)(名)(~儿)样子或形状像花朵的东西:雪~儿|浪~儿|菜~儿|火~儿。

    (3)(名)供观赏的烟火:烟~|礼~。

    (4)(名)(~儿)痘:天~|种~儿|出~儿。

    (5)(名)作战时受的伤:挂~儿。

    (6)(名)复杂;不真实的:~招|~言巧语。

    (7)(名)颜色错杂:~衣服|~白头发。

    (8)(名)模糊不清:眼~。

    (9)(名)指棉花:轧~。

    (10)用花或花纹装饰的:~车|~坛|~砖|~池|~厅。

    (11)比喻女子:姊妹~。

    (12)旧社会指妓女或跟妓女有关的:寻~问柳|~街柳巷|~边新闻。

    (13)姓。

    (14)(动)用;耗费:~费时间|~钱|~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