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以复加
拼音:wú yǐ fù jiā
注音:ㄨˊ 一ˇ ㄈㄨˋ ㄐ一ㄚ
词性: 成语

无以复加的意思

词语解释:

无以复加wúyǐfùjiā

(1) 无法再添加。形容达到了极其严重的程度

the last word;be in the extreme;beat everything

引证解释:

⒈ 不能再增加。谓已至极限。

语本《左传·文公十七年》:“敝邑有亡,无以加焉。”
《汉书·王莽传下》:“德盛者文縟,宜崇其制度,宣视海内,且令万世之后无以復加也。”
宋王安石《周礼义序》:“盖其因习以崇之,賡续以终之,至於后世,无以復加。”
明李东阳《五月二十二日讲孟子直解》:“夫孝如曾子已无以復加矣。”
叶圣陶《倪焕之》九:“他们都说要感化!感化譬方什么?不是像那水--那柔软到无以复加的水么?”

国语词典:

不能再增加。指已到达了极点。

网络解释:

无以复加

  • 无以复加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wú yǐ fù jiā,意思是不可能再增加,指某事在程度上达到了极点。出自《左传·文公十七年》。
  • 无以复加的近反义词

    反义词

    • 1、今年粮食丰收,粮库收购数量已经饱和,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 2、他把他看得那么不可信,提防之严,无以复加
    • 3、提起美德,简直在你身上无以复加
    • 4、那篇文章指责对方的疵病,到了痛毁极诋、无以复加的境地,让人读了觉得是泄私愤而不是讨论。
    • 5、儿子对父亲的不孝,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 6、他们之间关系之紧张,也已到无以复加的程度了。

    字义分解

    • 拼音wú,mó
    • 注音ㄨˊ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FQV

    1.没有,与“有”相对;不:无辜。无偿。无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无度。无端(无缘无故)。无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无非(只,不过)。无动于衷。无所适从。

    南无,也作“南谟”。佛教用语,常用于佛、菩萨名或经书题名之前,表示对佛和佛法的尊敬,含“归敬”、“敬礼”的意思。如:南无阿弥陀佛。

    • 拼音
    • 注音ㄧˇ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NYWY
    • 五行

    (1)(介)用;拿;按:~少胜多|喻之~理。

    (2)(介)依:~次就座。

    (3)(介)因:何~知之?

    (4)(介)表示目的:~待时机。

    (5)(介)〈书〉于;在(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

    (6)〈书〉(连)跟‘而’相同:城高~厚;地广~深。

    (7)用在单纯的方位词前;组成合成的方位词或方位结构;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黄河~北|九年~前。

    • 拼音
    • 注音ㄈㄨˋ
    • 笔划9
    • 繁体復、複
    • 五笔TJTU
    • 五行

    (1)(动)重复:~写|~制。

    (2)(形)繁复:~姓|~分数|~比例。

    (3)(动)转过去或转回来:反~无常|翻来~去|循环往~。

    (4)(动)回答;答复:~信|请即电~。也作覆。

    (5)(动)恢复:光~|收~|~婚。

    (6)(动)报复:~仇。

    (7)(副)再;又:旧病~发|死灰~燃|死而~苏|一去不~返。

    • 拼音jiā
    • 注音ㄐㄧㄚ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LKG

    (1)(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东西或数目合在一起。

    (2)(动)使数量比原来大或程度比原来高;增加:~大|~强|~快|~速|~多|~急。

    (3)(动)把本来没有的添上去:~符号|~注解。

    (4)(动)加以:不~考虑|严~管束。

    (5)(动)(Jiā)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