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盆
拼音:huǒ pén
注音:ㄏㄨㄛˇ ㄆㄣˊ
词性: 名词

火盆的意思

词语解释:

火盆huǒpén

(1) 一种烧木炭的盆

hibachi;fire pan

(2) 盛燃煤的盆

brazier

引证解释:

⒈ 喻炎日。

宋梅尧臣《青龙海上观潮》诗:“何时更看弄潮儿,头戴火盆来就湿。”
朱东润注:“火盆,炎日。”

⒉ 盛炭火取暖或烘衣物等的盆子。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二九:“郭全海拨开火盆里的热灰,点起烟袋。”

国语词典:

焚烧纸钱或放置煤炭以取暖的盆子。

词语翻译

英语
brazier, fire pan, hibachi
德语
Kohlenfeuer (S)​
法语
brasier, hibachi

网络解释:

火盆

  • 火盆是盛炭火等的盆子,用来取暖或烘干衣物。火盆是用泥做的,一般在秋天制作。火盆,也叫“神仙炉”,具有极强的地方风韵与传奇色彩。
  • 史料记载,火盆起源于黑龙江,据说是在“三国时期”开始使用的,传到今天已经有2000年的历史了。 从前,北方居民室内取暖多靠火炕,但屋内的热度往往不易升高,有时虽然把炕烧得滚热,也抵不住外边的风雪严寒,于是人们就发明了火盆。
    • 1、大殿中除了必要的照明火盆之外就是一张十多米长的狼木桌,还有在上位的一个红狼木主位。
    • 2、边说边拿起手边的火箸,拨了拨火盆里的炭火,细细的火星飘了起来,被众人带进来的朔风一吹,纷纷乱乱的一闪而灭。
    • 3、母亲先将火盆子放在床铺的中间,然后罩上被弓子,破旧的棉被严严实实地覆在上面,掖紧四个被角。
    • 4、香喷喷的年糕,打铁飞溅的钢花,家家户户的炭火盆,偶然一声钝响的爆竹,抑或空气中飞来丝丝的火药味,交织成故乡过年的画面。
    • 5、慈禧见到遗诏,立刻将其扔到火盆销毁,她既恨同治不念母子之情,更对阿鲁特氏有说不出的仇恨。
    • 6、拿废旧的洋瓷盆子,再边上打上三个距离匀称的眼儿,拿铁丝串起来,铁丝的另一端捆扎在一起,一个简单的火盆便做了。

    字义分解

    • 拼音huǒ
    • 注音ㄏㄨㄛˇ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OOOO

    (1)(~儿)物体燃烧时所发的光和焰。

    (2)指枪炮弹药:~器|~力|军~|走~。

    (3)火气:上~|败~。

    (4)形容红色:~红|~鸡。

    (5)比喻紧急:~速|~急。

    (6)(~儿)比喻暴躁或愤怒:~性|冒~|心头~起。

    (7)同“”。

    (8)(Huǒ)姓。

    • 拼音pén
    • 注音ㄆㄣˊ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WVLF
    • 五行

    (名)(~子、~儿)盛东西或洗东西用器具;口大;底小;多为圆形:~菜|~腔|~汤|~塘|~栽|~子|便~|茶~|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