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jīng chuáng |
注音: | ㄐ一ㄥ ㄔㄨㄤˊ |
经幢的意思
词语解释:
我国佛教石刻的一种。创始于唐。凿石为柱,上覆以盖,下附台座,刻佛名、佛像或经咒于上。其制式由印度的幢形变化而来。
引证解释:
⒈ 我国佛教石刻的一种。创始于唐。凿石为柱,上覆以盖,下附台座,刻佛名、佛像或经咒于上。其制式由印度的幢形变化而来。
引唐李玫《异闻实录》卷一:“开元中, 明皇与杨妃建此寺,立经幢。”
《隶续·汉王稚子二阙画象》宋洪适释:“西州所存汉人墓闕,其石方数尺,间有闕者,上琢楼屋为盖,如今寺观中经幢。”
孙犁《秀露集·耕堂读书记(二)》:“他最有兴趣的,是经幢石刻。因此整部日记,几乎有一半篇幅,记的是购买经幢,考订经幢。”
国语词典:
刻有佛名或佛经的石柱。为圆形、六角形或八角形。多置于塔内或佛像前,用以制伏群魔或宣导众生。
网络解释:
经幢
- 1、按顺时针方向转动经幢一周就等于咏诵了一遍内藏的经文。
- 2、宫殿屋顶和窗檐均用木制结构,飞檐外挑,屋角翘起,铜瓦鎏金,用鎏金经幢,宝瓶,摩蝎鱼和金翅乌做脊饰。
- 3、经幢下人山人海,万头攒动,人人争先,个个奋勇,爹娘为儿孙加油,姐妹替兄弟们使力,甚至有的妻子还给丈夫鼓劲。
- 4、“其实‘经幢’本身就是塔型的,在辽庆陵中就曾经发现过这样的‘经幢’,是八面的,但只剩下了幢身的一部分。
- 5、本文通过其中李元珪和尚纪德幢及比丘尼澄璨尊胜经幢史料记事的探讨,拓展了人们关于“龙门十寺”外延概念的认识。
- 6、鸿钧和罗?都有些吃惊,毕竟能参与他们大战的修士几乎没有,都盯着来人,只见此道士脚踏十二品金莲,头顶上顶着接引经幢,手挥清净竹杖,正是接引道人。
字义分解
- 拼音jīng,jìng
- 注音ㄐㄧㄥ
- 笔划8
- 繁体經
- 五笔XCAG
jīng
1.(旧读jìng)织物上纵的方向的纱或线(跟“纬”相对):~纱。~线。
2.中医指人体内气血运行通路的主干:~脉。~络。
3.经度:东~。西~。
4.经营;治理:~商。整军~武。
5.上吊:自~。
6.历久不变的;正常:~常。不~之谈。
7.经典:本草~。佛~。念~。十三~。
8.月经:行~。~血不调。
9.姓。
10.经过:~年累月。几~周折。这件事是~我手办的。~他一说,我才知道。
11.禁(jīn)受:~不起。~得起考验。
jìng1.动词:织布之前,把纺好的纱或线密密地绷起来,来回梳整,使成为经纱或经线:经纱。
- 拼音chuáng,zhuàng
- 注音ㄔㄨㄤˊ,ㄓㄨㄤˋ
- 笔划15
- 繁体幢
- 五笔MHUF
- 五行金
chuáng
1. 古代原指支撑帐幕、伞盖、旌旗的木竿,后借指帐幕、伞盖、旌旗。
2. 〔幢幢〕形容影子摇晃,如“人影幢幢”。
3. 刻着佛号或经咒的石柱:经幢。石幢。
zhuàng1. 量词,指房屋:一幢大楼。
与经幢相关的词语